
在經濟發展了的時候,應加大保護名城、保護文物、保護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護好了,就能夠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
俄羅斯作家果戈里說過,建筑是世界的年鑒,當歌曲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只有它還在說話。
由于黑龍江的區位原因,形成了較多的歷史保護建筑,省會哈爾濱更是被譽為“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中央大街的建筑由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國優秀的建筑師設計,建筑類別涵蓋行政辦公建筑、金融交通建筑、文教衛生建筑、宗教建筑、商業、服務業建筑及居住等建筑,建筑風格表現為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巴洛克、俄羅斯、新藝術運動等風格,很多建筑形式在俄羅斯境內都難覓芳蹤。
黑龍江省境內的中東鐵路時期建筑多建于鐵路建造之初和民國年間,共有單體建筑1100余座。作為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中華巴洛克建筑群,中華巴洛克建筑群西洋建筑立面與中式院落有機結合,院落有門洞,或一進,或二進,多組院落在一起構成街坊,穿越門洞,便進入豁然開朗的大院,外廊式欄桿、雕刻精美的楣子,這些中國傳統裝飾給人別有洞天之感。
為此建議:經濟的發展要與人文環境的保護齊頭并進。既要重視經濟的發展,又要重視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的保護。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在經濟發展了的時候,應加大保護名城、保護文物、保護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護好了,就能夠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二者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保護建筑需要專業部門管理。這方面,目前黑龍江省各地方大多數的保護建筑在城市規劃中保存完善,但也有些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被城市規劃者“推倒”的宿命無法逃脫?,F在有些地方名城保護、古建筑的保護出現一些問題,根源就在于只顧眼前的一些經濟利益,隨意改變文物管理體制,將原為文物部門管理的文物保護單位移交別的部門管理。殊不知古建筑的保護、傳統街區的保護、任何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的保護,都需有專門業務知識和掌握國家文物法規政策才能保護好。
集思廣益做好城市前期規劃。要作好保護建筑的保護工作,需要多傾聽專家、群眾的意見,不能只憑地方領導的一人的意志。在行政決策前,一定要傾聽專家的意見。保護建筑的價值只有專家最清楚。同時要多與群眾溝通,了解和掌握當地的實際情況,群眾有什么樣的要求。其次一定要搞好城市規劃。城市規劃稍有失誤,都將造成保護建筑無法估量的損失。在這方面,意大利的做法是讓出古城,另建新城,也是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