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的槍聲宣告了中國歷史上全新的一支人民軍隊誕生。從南昌城頭走來、向未來戰場走去,歷經90年血雨腥風的洗禮、和平環境的考驗,人民軍隊革故鼎新,圖強開新,時刻準備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戰爭與歷史的檢驗。
照亮建軍90周年
這些軍史上的“第一”
你知多少?
打響“第一槍”
從此,軍旗升起來了
“我們團是我黨掌握的第一批革命武裝之一,更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曾任“葉挺獨立團”政委的張東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90年前,這個團參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第一個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件
古田會議決議
在人民軍隊90年的發展歷程中,古田會議被認為是一座光輝的里程碑。會議產生的決議--史稱"古田會議決議",被作為政治建軍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而載入史冊。
第一個軍事教育機構
井岡山軍官教導隊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開始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最終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據介紹,這一年的12月,在井岡山龍江書院,毛澤東創辦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教導隊,史稱"井岡山軍官教導隊"。
紅軍繳獲的第一架飛機
“列寧”號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誕生于鄂豫皖蘇區,如今在河南省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架按1:1比例復制的“列寧”號樣機,展現著它當年的風采。
第一個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民兵在進行軍事訓練
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以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游擊隊為主的抗日軍民,與日軍展開了殊死的斗爭,并取得最終勝利。
“到1945年抗戰結束,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晉察冀、晉綏、陜甘寧、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南、浙東等大大小小數十塊抗日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郜耿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中,聶榮臻領導創建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第一個抗日根據地。
“1939年生產的‘無名式步槍’,后來被取名為‘八一式馬步槍’,是人民解放軍自行研制和生產的第一支步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孫曉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它的誕生,開創了我軍武器裝備制造的先河。
第一次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稱謂
出現在1946年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三軍儀仗隊在演練。
在194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高級干部會議上,劉少奇說:"正規軍、游擊隊合起來叫'解放軍',或加之為國民革命軍解放軍。"這是迄今為止,所見文獻檔案資料中第一次出現"解放軍"的稱謂。而真正第一次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則是到了1946年。
新中國第一次閱兵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開國大閱兵上受檢閱的坦克部隊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開國大典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閱兵,這次閱兵也成為我國現代閱兵式的藍本。
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
1950年,以民主方式選代表
1950年9月,朱德同志和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英雄模范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僅僅一年之后,就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戰斗英雄大會,充分表明我黨我軍對英雄的重視和尊敬。”67年前,曾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立功勛的連長張學安,光榮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
第一次實行軍銜制
正規化建設躍上新高度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勛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授予朱德。
“那次授銜,一共評出10名元帥,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800余名少將。”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38歲的向守志被授予少將軍銜。今年已百歲的向守志如昨日般清晰記得當年那一幕,“授銜、授勛使人民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邁出了新步伐,躍上了新高度。”
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大口徑火炮
54式122榴彈炮
在“中部礪劍-2016·確山C”演習跨晝夜實彈演練中,參演的葉挺獨立團官兵進行某型榴彈炮實彈射擊。
榴彈炮作為戰場上的火力骨干,主要用于協同坦克作戰,為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孫曉文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大口徑火炮是新中國軍工部門在1954年仿制生產的122毫米榴彈炮,簡稱54式122榴彈炮。
第一代國產主戰坦克
“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和西方相同的主戰坦克”
1959年國慶十周年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閱兵式上,32輛坦克雄赳赳、氣昂昂駛過天安門廣場。當年年底,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成為我國第一代國產主戰坦克。西方國家大為驚嘆:“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和西方相同的主戰坦克。”
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
國防部五院
2016年6月25日晚,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作為聲名顯赫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61年前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被認為是中國航天夢的起點。
第一艘航母
走向深藍讓夢想照進現實
繼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之后,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出塢下水。
建設一支有能力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與國家地位相稱的強大人民海軍,是從近海走向遠海、深藍的必然前提。發展航母,則是人民海軍走向深藍、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必然選擇。
2017年8月1日,
迎來了建軍90周年。
我們共同期待著
祖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