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江門市新會區文廣新局獲悉,該局調查人員近日在該區司前鎮匯灣村內發現中國首條民辦鐵路——新寧鐵路的部分鐵軌。據村民反映,在司前鎮匯灣村村內,除了這條因更樓拆毀而留下的鐵軌外,還能在多座更樓、橋梁上看到鐵軌。目前,被拆下的鐵軌已運回新會區博物館安放保管。
昔日鐵軌散落村內
近日,新會區文廣新局領導到司前鎮三益匯灣村進行公共文化設施調研時,發現疑似鐵軌的東西,立即指示區文廣新局文物股及博物館工作人員到實地勘查。調查人員到場勘察,隨后走訪村民了解鐵軌出土情況和歷史來源信息。
據村民反映,匯灣村有多座更樓、橋梁,民國期間是村民在大澤鎮掘取鐵軌建設的。村內除了這條因更樓拆毀而留下的鐵軌外,在多座更樓、橋梁上還能看到鐵軌。隨后調查人員逐一察看并做詳細記錄。
事后,調查人員翻閱新寧鐵路史料看到,1938年,為抗戰新會、臺山兩縣政府受令徹底破壞新寧鐵路,由沿線十里之內的居民分段拆毀,車頭、車廂、鐵軌拆毀掩藏,路基被掘爛,枕木則作為拆鐵路的居民酬勞。從此,盛極一時的新寧鐵路不復存在。
經查閱,發現史料記載的鐵軌樣式、用料、尺寸與本次發現的數條鐵軌基本一致;且樂龍里更樓石刻匾額上留有“民國卅七年(1948)”字樣,因此,推斷司前鎮匯灣村發現的鐵軌是新寧鐵路的部分鐵軌。
目前,被拆下的鐵軌在司前鎮委鎮政府以及三益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已運回新會區博物館安放保管。
見證日本侵華歷史
據新會區文廣新局介紹,新寧鐵路又名寧陽鐵路,建于清光緒年間,由臺山旅美華僑陳宜禧主持建造,1909年通車,是位于臺山、新會和蓬江境內的一條鐵路。此路是繼潮汕鐵路之后,中國第二條商辦鐵路、全國最長的僑辦民營鐵路、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它從籌備、設計、修建、經營到管理,均由中國人獨力完成?;I建之時,陳宜禧向美國華僑集資,曾是華僑在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事業。
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新寧鐵路便成為日軍空襲的目標,10月15日下午1時30分,日軍派出飛機10架次空襲牛灣渡口,渡江鐵船被炸沉;10月20日,又派飛機4架轟炸會城火車站。鐵路受到嚴重破壞,只能分段行駛有軌汽車。1937年11月15日至1938年1月,日寇飛機對新寧鐵路進行了幾十次野蠻轟炸,許多重要設施被炸毀。
“之前,我們在新會區牛灣鎮和羅坑鎮也發現不少新寧鐵路散落的鐵軌以及鐵釘,還有不少用鐵軌建的房屋。當時鐵軌也算是比較特殊的物資,所以當地居民拿到后會用在建筑上,尤其是更樓、炮樓上。”新會區博物館副館長林文斌向南都記者介紹。
1939年2月14日,新寧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并遣散員工。一個月之后,江門淪陷。鐵路沿線共值3000萬港元的設備大多遭到日軍洗劫,或散失于民間。到了1942年,國民政府僅收集到33782條鐵軌用來修建黔桂鐵路。至今,新寧鐵路尚存北街站和會城站兩處遺址。
采寫:南都記者羅韻姿
小檔案
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
新寧鐵路又名寧陽鐵路,建于清光緒年間,由臺山旅美華僑陳宜禧主持建造,1909年通車,是位于臺山、新會和蓬江境內的一條鐵路。此鐵路是繼潮汕鐵路之后,中國第二條商辦鐵路、全國最長的僑辦民營鐵路、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它從籌備、設計、修建、經營到管理,均由中國人獨力完成?;I建之時,陳宜禧向美國華僑集資,曾是華僑在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