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龍談書畫裝裱》一書可以說是吳春龍數十載投身于中國書畫裝裱藝術與修復工作的寶貴經驗集,內容廣泛而具體,故事娓娓道來;插圖排版精美,令人愛不釋手;篇幅簡潔清晰,適合快節奏的閱讀;思考深入獨到,點出關鍵問題。
此書最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兼具藝術性、科學性、修復倫理、實用性與啟發性。
前面篇章介紹了日本的裝裱藝術、裝裱新格式、裝潢對中國繪畫創作的影響、居家美化等層面。后談及如何使用正確的裝裱方法與材料讓作品延年益壽,借由漿糊制作、裝裱環境的控制來減少不當修復的發生,以及如何利用現代科學儀器來幫助揭裱修復、保護收藏。吳先生還根據他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探討了書畫修復中“最小干預”與“整舊如舊”的修復原理。在實用性方面,他分析了書畫收藏投資的技巧、抒發了“藏壞(畫)不如看壞(畫)”的理念,并詳述了他歷年來的重要修復案例與心得。他的見聞廣博、觀察細微、思考深刻、文筆精煉,對于國內修復人才培養問題、組織管理、行業未來展望、書畫裝裱申報“非遺”的可能性多有探討,讀來發人深省,所涉及的諸多議題值得眾人再三思考。
我在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從事書籍修復、研究生教學以及科學保護實驗,常于工作之余花一、二十分鐘閱讀此書篇章,時而發出會心一笑、時而凝望思索議題。這本書除了適合紙質文物保護從業人員閱讀外,亦推薦給文物保護與文博專業的學生當作閱讀材料之一。對于廣大的中國書畫創作者而言,書中提到的裝裱藝術形制與繪畫創作的關聯性,對于中國畫意的提升亦會有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