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給大家講講延安路的故事~~
延安路南起河坊街、相望吳山廣場,北至體育場路、隔街武林廣場,與惠民路、西湖大道、開元路、解放路、仁和路、平海路、慶春路、鳳起路相交,全長3455米。下城區(qū)境內(nèi)南起慶春路,北至體育場路,長1850米。

▲70年代市民在龍翔橋菜市場爭購長梗白菜


▲1975年龍翔橋公交站


▲1987年市民在排隊買報紙


▲1989年的延安路
該路段南宋時多為王府第宅、學府書院和寺廟、倉庫,從北向南有“常平倉”、“鎮(zhèn)城倉”、“祥符寺”、“劉(光世)鄜王府”、“國子監(jiān)”、“太學”、“武學”、“韓(世忠)蘄王府”、“楊(存中)和王府”、“張(俊)循王府”等,地顯人稀,物華森嚴。元興宋亡,景毀跡圮,遂人疏地荒。清順治五年(1648),當局圈地筑城辟五座城門、四座水門駐八旗精兵,建滿清旗營(杭州人稱旗下)時,此路為營內(nèi)一條小街,因南端連延齡門(又名來薰門,在現(xiàn)延安路與開元路交叉處),故名延齡門大街。1914年拆營建路,街道向北延伸至慶春路(當時稱性存路),并改建為瀝青路面,定名延齡路。1962年路又向北延伸,拓寬南司弄、龍興路(清名餉部前、祥符寺巷),橫接體育場路。1966年更名為延安路。1987年,慶春路以北段延安路大修拓寬。1994年8月,自開元路口向南延伸至河坊街工程開始,1995年1月完工通車,長960米。并在南端辟吳山廣場(1999年9月竣工,面積5萬平方米)。

▲延安路慶春路口街景(攝于20世紀80年代末)


▲工商銀行在延安路口賣有獎儲蓄


▲八十年代延安路龍翔橋工藝美術(shù)社
延安路是民國初拆(旗)營建路形成的一條商業(yè)、娛樂街。20世紀二三十年代,清河坊繁華而顯擁擠,商業(yè)遂向北滲透,不少有識商賈看準臨近西湖、與湖濱幾乎平行的延齡路為生財聚寶之地,紛紛調(diào)資駐店營業(yè),“國貨陳列館”、“杭州酒家”、“素春齋”、“天香樓”、“知味觀”、“小呂宋”等老字號相繼開業(yè);“大世界游藝場”、“新新娛樂場”、“西湖共舞臺”、“聯(lián)華影戲院”等應時而生,商業(yè)與娛樂的發(fā)展使延齡路人店興旺,百貨駢陳,成為杭城最熱鬧的街路之一。
90年代前后,杭州經(jīng)濟騰飛,商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北移,延安路北端武林廣場周圍的“杭州百貨大樓”、“杭州大廈”、“國際大廈”先后崛起,“華聯(lián)”、“國泰”、“省二輕”等商廈參加競爭,緊接著“工行”、“農(nóng)行”、“交通”、“招商”、“華夏”、“廣發(fā)”等銀行又來搶攤,使整條延安路商貿(mào)金融貫通,聯(lián)成一線。延安路南端延伸銜接旅游消閑勝地——吳山,并辟吳山廣場。這樣,使延安路成了杭州市商貿(mào)、金融、娛樂、旅游最集中的一條街了。

▲延安路南段全貌(攝于1998年)


▲80年代初延安路勝利劇院附近


▲解百天橋下


VS


延安路仁和路口(新舊對比)


VS


延安路龍翔橋附近(新舊對比)


VS


延安路南段吳山廣場附近(新舊對比)


VS


吳山城區(qū)面貌(新舊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