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起,登上杭州地鐵一號線,你將會在九堡客運中心站、武林廣場站、西湖文化廣場站、鳳起路站、龍翔橋站、近江站一路沿線見到今秋最受捧的“明星”,古時候,普通人見了他,還得三呼“萬歲”——“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的海報已經鋪滿全城,海報里,乾隆爺騎著寶馬,身著明黃色大閱盔甲,背著箭羽,氣宇軒昂。
兩百多年前,他在杭州閱兵時就是這身打扮,如今,他“七下江南”了。


地鐵廣告
8月10日,故宮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和錢江晚報攜手推出的年度大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在杭州浙博(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正式開幕。
開幕前夜,40余位記者成為乾隆展的首批觀眾,提前體驗了乾隆爺“七下江南”的排場。我們趕緊來匯報一下觀展體驗。


展廳門口售票處
先看乾隆的“小確幸”
預展由故宮專家馬晟楠全城導覽,我們進行了全程直播,雖然是挑重點的介紹,但整個觀展過程也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我們想從最后一件展品說起——這是乾隆御筆的小畫《龍井寫生花卉》軸,尺不大,畫了兩支交疊的小花,一為桃花一為玉蘭,就掛在負一樓“為愛西湖”單元的小角落里。
為什么拿這件不算最起眼的展品來壓軸?馬晟楠說,因為這個展覽,更希望大家看到一個有個人情感的乾隆。

乾隆帝御筆《龍井寫生花卉》軸
這張畫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當時正值清明時節,乾隆帝在游覽杭州龍井,有感于優美景致而繪制了折枝花卉,這幅畫還被他裝裱成軸,送給母親賞玩。
恩,用如今流行的話來說,乾隆爺是個很享受“小確幸”的人。所以,看這個展覽,除了之前我們推薦過的十大展品,也不要忽略了這些細節。
比如,乾隆有收藏鐘表的愛好,他欣賞歐洲傳教士的藝術和工藝,不斷從歐洲引進天文儀器和機械鐘表,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鐘表收藏家。
他收藏的鐘,就能琢磨到很多“小確幸”的味道。銅鍍金異獸銜花鐘——通體銅鍍金,頂上有相對而坐的兩只西方龍,頗有點電影“哈利波特”的風格;底下有一個珠寶做的小瀑布,時針走動時,在音樂聲中可以看到瀑布飛瀉,瀑布前是小人、奶牛等組成的歐美田園風光。
這個鐘來自英國,帶點西洋風是自然,可是,鐘表上還有兩只“仙鶴”,造型和我們在中國畫中看到的相似,有點蠢萌蠢萌的。
負一樓還個“粉彩雕塑蟹果盤”,把人“看餓了”。盤子里,盛著大螃蟹、栗子、核桃、棗、石榴、花生、瓜子、荔枝、菱角、蓮子、荸薺……螃蟹胖胖的,蟹殼青灰有光澤,符合一個吃貨對陽澄湖大閘蟹的要求;石榴開皮露籽,瓜子和栗子皮剝了一半,一個個都水靈靈的。

粉彩雕塑蟹果盤
它們都是瓷塑作品,也就是古代的“食品模型”,叫“象生瓷”,是乾隆時期景德鎮盛行的瓷器品種之一,以瓷塑的形式模仿自然界動物及果實的形象,遠遠看,形態、色調都足以亂真。
再把“萌萌噠”的他帶回家、
除了三層展廳、六個單元之外,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錯過“最后一個展廳”——文創區。
最近,上海博物館的特展“大英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推出了系列文創衍生品,其中,埃及神明造型的餅干、咖啡和蛋糕簡直讓人喜歡地尖叫。
這次的乾隆展,你也可以以一個吃貨的方式去逛展,浙博特別定制了古幣“乾隆通寶”樣式的小點心——看上去很有點中國古風馬卡龍的樣子,預計將在下周推出,一盒八個,價格在百元以下。
至于其他“不能吃”的衍生品,種類就更多了。三百多種文創產品,扇子、鑰匙扣、首飾、擺件、衣服……最低的只要20幾塊。憑門票,可享受乾隆展圖錄七折。





文創區
預展當晚,我們走得匆忙,也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算了算,如果要細細參觀,起碼得花上半天功夫——202件展品,假設每件前停留一分鐘,需要三個大多小時,而如20米長《京杭道里圖》卷等書畫類作品,其實一件就很值得研究上很久的。
看展也是個力氣活,如果中途走累了,可以到一樓美術館的露天庭院休息會,歇歇腳,吃點點心,補充體力。
還有個小貼士,有關展廳中的溫度。我們一圈看下來,稍稍覺得有點冷,問了一下專家,這次展覽的展廳溫度恒定保持在22-25℃之間,這是這批文物覺得最舒服的溫度,但這個季節觀眾可能會覺得偏冷,如果比較平時怕冷或帶小孩子來的觀眾,可以考慮帶件長袖襯衣。
本次展覽是浙江省博物館自2004年免費開放后首次推出的公益性收費臨展,門票全價30元,特殊群體現場享受優惠票價。
我們很想知道,誰會是14年來第一個來浙博買票的觀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