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5日,臺風“莫蘭蒂”肆虐泰順縣,當地暴雨如注,多處溪流暴漲,各地災情頻出。最令人痛心的是,薛宅橋、文重橋、文興橋這三座國寶級古廊橋被洪水沖毀。
近日,記者來到泰順的廊橋修復現場,只見三座廊橋中的文重橋橋屋已見雛形,薛宅橋的拱架已搭建完成,文興橋也進入拱架搭建階段。
為什么文重橋的橋架可以先期搭建完成?相關專家介紹,相比另外兩座橋,文重橋屬于木平梁廊橋,橋身比較短,構造簡潔,木構件也比其他兩座橋要少一些,所以能夠最早上架搭建。而其他兩座廊橋屬于木拱廊橋,構建較多,也是等專家確認后依次上架搭建。

文重橋橋屋已初見雛形。
拱架是廊橋最重要的承重部分,搭建上去后,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加固,后續將繼續監測,進行相關的安全實驗。拱架搭建完工,可以稱得上工程近半。按照計劃,廊橋的橋架要趕在臺風季汛期前完成,一點點重現廊橋原貌。
等到橋架搭好后,廊橋修復的重點將在橋架內施工,搭建橋屋細節,之后再鋪瓦筑屋檐、造屋脊等,然后再修復橋臺的臺階,將原來的石頭按照記號一塊塊做上去,使之恢復原樣。
三座廊橋的修復工程分別由三位技藝精湛、有多次建造廊橋經驗的師傅負責。自從廊橋修復啟動以來,他們每天與這些老木料在一起,修復木構件,盡力確保它們的安全性和文物性,修舊如舊,保留歷史原貌。
隨著修復工程過半,三座古廊橋的樣貌將一天天明朗,爭取在今年11月底前修復完工,重新屹立在這片土地上,不讓廊橋成“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