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明代官窯瓷器展:一部明代瓷器極簡史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7-08-17 09:59:52  來源:山東博物館
核心提示:山東博物館《御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由故宮博物院、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山東博物館共同主辦,是近30年來全國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明代官窯瓷器展。
  山東博物館《御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由故宮博物院、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山東博物館共同主辦,是近30年來全國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明代官窯瓷器展。

  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前言、明代早期(洪武~宣德)、明代中期(正統~正德)、明代晚期(嘉靖~萬歷)四個部分。

  從明代早期至明代晚期,每個單元均通過故宮博物院皇家收藏的明代御窯瓷器正品與景德鎮考古出土御窯落選品,以及山東博物館收藏的傳世品三家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共展出三家主辦單位極具代表性的明代官窯瓷器210余件/組。

明代早期
洪武、永樂、宣德
(1368—1435)

  據文獻記載,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鎮設立窯場(初名“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器廠”)燒造皇家用瓷。

  洪武時期景德鎮燒造的瓷器不僅有日用器、祭禮器以及專門用來賞賜的器物,同時還燒造各種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鳳陽(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窯瓷器的品種、造型、紋飾等大體沿襲元代,以青花、釉里紅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渾厚、紋飾繁密、畫風古樸,由于技術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時代特征鮮明。

  永樂、宣德是明代御器廠的輝煌時期,不僅青花瓷器被后人譽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鮮紅、祭藍、甜白等顏色釉瓷器也備受后世稱道。典型的永樂青花瓷器使用進口料描繪,呈色濃艷,常有氧化鐵結晶、洇散現象,有如中國傳統水墨畫。

  永樂官窯產品中能看到較多外來文化的因素,如花澆、無當尊、八方燭臺等器形都是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產物。宣德時期還大量燒造蟋蟀罐、鳥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燒汝釉、哥釉等瓷器。

2.webp

明宣德灑藍刻金龍紋缽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灑藍是以鈷為著色劑的低溫鉛袖,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將藍釉汁吹于器表,形成深淺不同斑點,分布自然,如團團雪花,故得名“雪花藍”,創燒于宣德官窯。此物器形獨特因倒扣時形如頭盔又名盔碗或骰子碗,給人一種穩重之感。器物通體采用錐拱工藝,制作考究,這種器形傳世品極少。

3.webp

明宣德款青花纏枝花紋花澆故宮博物院藏

4.webp

明宣德青花束蓮大盤山東博物館藏

5.webp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蓮紋大碗山東博物館藏

6.webp

明永樂折角白瓷塔磚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7.webp

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罐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8.webp

明永樂鮮紅釉盤故宮博物院藏

  ▲鮮紅釉又稱祭紅釉、寶石紅釉,為祭祀時使用。將含有氧化銅的釉料涂抹在瓷器生坯上,入窯經1200多度高溫一次燒制而成。因銅紅釉對爐溫要求嚴格,溫度略高顏色會揮發,溫度略低顏色發暗,所以成品率極低。從傳世品和出土文物看,以永樂和宣德時期的鮮紅釉最為常見,評價最高。

9.webp

明永樂甜白釉罐故宮博物院藏

  ▲白釉瓷器在北朝時燒制成功,為后世彩瓷發展奠定了基礎,經過唐、宋、元代的發展,明代永樂時期白釉的燒制達到了歷史上最高水平,白釉瓷器胎體薄如卵殼,白釉甜潤具有白糖的色澤,前人對這種白釉較形象地稱為“甜白”,為一代絕品。

10.webp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故宮博物院藏

11.webp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軍持故宮博物院藏

  ▲明初洪武時,景德鎮窯燒造釉里紅瓷器已很盛行,這件釉里紅牡丹紋軍持為佛教僧侶用以飲水或凈手的器皿。其造型獨特,紋飾色彩純正,堪稱洪武釉里紅瓷器中的珍品。

  軍持是一種盛水器,又名軍墀、君遲、群持、捃稚迦、凈瓶等,為云游僧人、伊斯蘭教徒盛水洗手用具。這種外國器形大約在隋唐時期傳入我國,在我國卻長盛不衰,從唐代至清代的南方北方窯口均有持續生產,大量出口。品種豐富,時代特征鮮明。

明代中期
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
(1436—1521)

  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天災人禍不斷,致使景德鎮的制瓷業受到嚴重影響,但并未停止燒造。由于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署有這三個朝代年號款的官窯產品,因此,長期以來,對這一階段瓷器的認識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來,隨著實物資料的不斷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們發現其前期繼承宣德瓷器風格,后期則與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窯瓷器胎質潔白細膩、釉面光滑瑩潤、構圖疏密有致、設色清麗典雅、繪畫技藝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較為多見。在眾多瓷器品種中,以斗彩聲譽最高,其中雞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紋高足杯、海馬圖天字罐等,均為膾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窯瓷器風貌與成化時期大體相同,在繼承前代基礎上,又有不少時代特色鮮明的品種,如素負盛名的澆黃釉瓷器,其色澤淡雅嬌嫩(故亦被稱作“嬌黃釉”),超越宣德、成化產品,技術已臻爐火純青,堪稱明代澆黃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窯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時期的淡雅風格,但已開始逐步向嘉靖、隆慶、萬歷青花瓷器濃重的色調過度,大型器物也日漸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裝飾,有的還用八思巴文書寫年款。此時的孔雀綠釉、素三彩等品種,成就卓越,成為顯赫一時的名貴品種。

12.webp

明正統青花海水紋碗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3.webp

明成化青花海水異獸圖碗-1故宮博物院藏

▲海水異獸紋是成化時期特有的裝飾紋樣。青花則是永樂、宣德時期向成化時期轉變的特點,青花色澤濃艷。

14.webp

明成化青花海水異獸圖碗-2故宮博物院藏

15.webp

明成化祭紅地白龍紋碗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6.webp

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半成品)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17.webp

正德款青花龍穿花紋渣斗故宮博物院藏

18.webp

明正統青花龍紋大缸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晚期
嘉靖、隆慶、萬歷
(1522—1620)

  嘉靖、隆慶、萬歷出現了“官搭民燒”制度,官窯瓷器與以前大不相同。

  表現在器形上,小件器物雖仍精工細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盤等明顯增多,且一般都工藝較粗糙在。

  色彩上,畫風樸拙、色彩濃艷的五彩瓷器制作達到鼎盛,尤其是萬歷五彩瓷器,數量之多,堪稱空前絕。

  在裝飾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圖案,常見將吉祥文字變形為紋飾。嘉萬時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頗具形神,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19.webp

嘉靖款青花瓔珞海馬紋罐故宮博物院藏

20.webp

嘉靖款仿龍泉釉暗劃花紋瓶故宮博物院藏

21.webp

嘉靖款紅綠彩云龍紋蓋罐故宮博物院藏

22.webp

嘉靖款綠釉碗故宮博物院藏

23.webp

隆慶款黃釉暗劃龍紋碗故宮博物院藏

  ▲黃釉,是皇家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因“黃”和“皇”同音,故黃色作為皇家的象征。明代黃釉瓷器以弘治朝燒造最好,色澤均勻嬌艷,有“雞油黃”、“嬌黃”或“澆黃”之稱,后世多有仿品。

  弘治官窯瓷器風貌與成化時期大體相同,在繼承前代基礎上,又有不少時代特色鮮明的品種,如負盛名的澆黃釉瓷器,因其燒造品質超越宣德、成化產品,技術已臻爐火純青,色澤淡雅嬌嫩,得名“嬌黃釉”,堪稱明代澆黃釉瓷器的典范。

24.webp

萬歷款青花梵文蓮花式洗-1故宮博物院藏

25.webp

萬歷款青花梵文蓮花式洗-2故宮博物院藏

  ▲明萬歷時期,朝廷與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主三世達賴索南嘉措往來密切,黃教文化傳至宮廷當中,此梵文洗的制作應與此有關。

26.webp

  萬歷款五彩鏤空花卉龍紋長方蓋盒故宮博物院藏

  ▲萬歷一朝,五彩瓷器極負盛名。萬歷五彩有胎體厚重、釉面乳白瑩潤、彩色對比強烈、較多采用開光及鏤空工藝等特征。此蓋盒即是較為典型的萬歷五彩瓷。

  展覽信息

  名稱:《御窯·皇家——明代官窯瓷器展》

  時間:2017年5月18日—2017年11月18日

  地址:山東博物館19號展廳

  主辦:故宮博物院、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山東博物館
 

 
標簽: 博物館

本文標題: 明代官窯瓷器展:一部明代瓷器極簡史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865.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陕西省| 兴安县| 长顺县| 乐陵市| 抚松县| 佛坪县| 杂多县| 东台市| 满洲里市| 榆社县| 始兴县| 永善县| 蒙自县| 天柱县| 鄢陵县| 余江县| 梁平县| 济阳县| 涟源市| 松江区| 肃南| 浠水县| 香河县| 营山县| 准格尔旗| 瓮安县| 获嘉县| 甘孜县| 广安市| 宁晋县| 鲜城| 陈巴尔虎旗| 博乐市| 潞城市| 敦煌市| 蛟河市| 西乡县| 阳信县| 万年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