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區域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也不容忽視。在應對企業走出去的風險與挑戰方面,除了政府要在提高各方面保障能力上發揮重要作用外,中國企業也須練好內功,統籌兼顧。

▲“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收益與風險規避”雙月座談會上張九桓發言。
“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世界共識,但是具體到“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確實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風險問題需要高度關注。
第一,政治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是中小發展中國家,政局經常動蕩,政府更迭頻繁,政策容易變化。
第二,安全風險。南亞、西亞,特別是伊拉克、阿富汗、中東這一帶恐怖主義猖獗,有大批難民,安全是很大問題。一些中國企業的安全,員工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到威脅。
第三,經濟風險。中國企業走出去是要賺錢的,一些企業因為對某些項目的研究不夠,對某些國家的法律法規研究不夠,雖然把資金和技術帶出去了,工廠辦起來了,但是不僅沒賺到錢,可能還會虧本。
第四,社會風險。社會風險中很大的問題是環評的風險。一個項目如果沒有經過充分環評,未得到當地民眾支持就輕易上馬,很可能無法繼續做下去。
第五,文化風險。各國的文化、風俗習慣不一樣,在很多國家,工人們干什么事情都是慢慢來,盡管他們也需要錢,但是給他們錢也不愿意加班。在泰國、柬埔寨這樣的國家,中國人一般看到小孩非常可愛,容易用手摸摸孩子頭,但是,在這些國家非常忌諱這點,覺得孩子的頭是至高無上的,只有父母、高僧才可以摸。我們如果不了解、不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好事可能也辦不好。
“一帶一路”雖然充滿著種種困難和問題、充滿著風險,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風險和機會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我們的事業需要,雖然存在一些風險,也值得千方百計去化解,贏得更大的戰略主動。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研究形勢。我國企業,無論大企業、中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要研究形勢。不光看世界形勢、地區形勢,對駐在國的形勢,也要認真研究,包括政治形勢、經濟形勢。這方面可以請教專家學者們,現在有很多智庫、學者都是有研究的。
第二,研究政策。需要對這些國家的政策和法規做很好的研究。
第三,要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到當地找一個合作伙伴,注重了解合作伙伴的背景,特別是看合作伙伴是不是有實力、是不是有誠信。一個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幫助你了解駐在國的情況,對規避風險大有裨益。
第四,對參與的項目要有很好的研究,不要大而化之。
第五,要跟使館保持密切聯系。有些企業到駐在國以后,不太愿意跟使館交往,使館商務處牽頭組織中資協會,許多人并不愿意參加。使館是代表國家的,跟使館商務處多打交道,一旦發生問題,可以幫忙解決。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要緊緊依靠國家,以國家為后盾開展工作,就能夠更好地規避風險,化險為夷,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