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青石街,一排溜的民國建筑背后,曾經有什么歷史秘辛?1500多年前,這里就如同現在這樣熱鬧繁華嗎?一個多月前,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進駐新街口青石街地塊,對這里進行考古發掘。8月21日,記者了解到,目前,考古發掘到的是明清文化地層,考古人員依然在向更深的文化地層發掘中。因為,這里是南京地下文物重點埋藏區,在1500多年前,這里是六朝皇宮西墻外。

青石村地塊正在進行考古發掘

青石街的民國建筑
在六朝核心區,目前尚無重大發現
青石街是一條百余米長的巷子,巷子北側是一排民國建筑。這些民國建筑都是磚混結構,仔細看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寫著“青村”“海山村”。由于城市建設需要,如今,“青村”“海山村”已經人去樓空。
不過,細心的市民發現,這些民國建筑背后出現了一塊考古工地。每天,站在旁邊的寫字樓里,都可以看到工人們揮著鏟子、拿著小鍬在忙碌的身影。由于地層在一點點往下推進,可以看到露出地表的有一些石墩子,還有一些水泥柱子。“這些石墩子和水泥柱子,是什么意思?”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楊先生致電現代快報,并來詢問。
“根據南京市相關規定,土地出讓前,要對地下文物重點埋藏區先考古。青石街地塊就是南京市劃定的地下文物重點埋藏區之一,是六朝核心區。”一位知情專家介紹說,在一個多月前,考古隊入駐進行考古發掘。
一個多月來,考古人員清理出了一些現代建筑用的柱子,還有明清時期的文化層。目前并沒有重大發現。“目前距離地表一米左右,根據經驗,六朝文化層在距離地表三四米之下。”專家說,距離地表越近,年代越近;距離地表越深,年代越久遠。
“六朝時期的皇宮在大行宮一帶。”專家說,根據之前的考古發掘以及相關史料推測,目前發掘的地塊,在六朝皇宮西墻外,距離皇宮1公里左右,當年,這里肯定很精彩。
2008年,新街口曾發現“六朝的微笑”
從公元229年到公元589年的300多年間,先后有孫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相繼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料記載,六朝時期的南京熱鬧繁華,尤其是梁朝時期,是一座有著百萬人口、舉世聞名的古代東方國際化大都市。
但這樣一座繁華大都市,在隋朝滅陳后,遭到了“平蕩耕墾”,城池和宮廷建筑都遭到了嚴重破壞。六朝建康城的繁華,只能通過考古來“還原”。2008年,因為德基廣場建設,南京市考古部門對這里進行了考古發掘。當時清理出了一口梁朝時期的廢井。“那口廢井靠近中山東路,距離現在考古發掘的地塊幾百米遠。”一位曾經主持當年考古發掘的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時在廢井中出土了很多鎏金佛像。據了解,2008年在德基廣場出土的鎏金佛像,大約造于公元527年,這些佛像都是嘴角略微上翹、面露微笑,被認為是“六朝的微笑”。
1500多年前,這里是高等級寺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古詩,小學生都背得滾瓜爛熟。但考古學家認為,其實在南朝時期,遠不止480座寺廟。“從我們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德基廣場的地下,在1500多年前,應該是一座高等級的寺廟。”專家介紹說,因為井里出土了很多鎏金佛像,加上考古遺跡以及文獻史料,可以推斷出那是一座寺廟,只是這座寺廟的規模有多大、是否和梁武帝有一定聯系,還無從考證。
目前正在考古發掘的青石街地塊,會不會是寺廟的一部分?這位專家表示,目前無法判斷。當年的考古面積不大,和現在的考古工地相隔幾百米遠。“不管是什么建筑遺址,應該都挺重要的,畢竟,這里是皇宮西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