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雙版納是中國大地上一塊綠色寶地,境內保存完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舉世聞名。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從西雙版納景洪市驅車73公里,就到了大荒壩村。村落不大,走上一圈,居委會、小學、茶廠、教堂、農貿市場、活動場、小商店、小餐飲各種設施齊全。
磚木結構的民族特色村舍浸潤著傣、漢、彝、布朗、基諾、哈尼等多民族的勞動智慧;村廣場是盛大集會的中心,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拉祜族的蘆笙舞、瑤族的長鼓舞、佤族的清戲…..也可以聆聽多聲部民歌、四季生產調;在村子的商店可以購買到豐富的農副產品、神奇的中草藥材、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
磚木結構的民族特色村舍浸潤著傣、漢、彝、布朗、基諾、哈尼等多民族的勞動智慧;村廣場是盛大集會的中心,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拉祜族的蘆笙舞、瑤族的長鼓舞、佤族的清戲…..也可以聆聽多聲部民歌、四季生產調;在村子的商店可以購買到豐富的農副產品、神奇的中草藥材、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

未來大荒壩中心生活新寨將滿足全區域約1.2萬常住人口的生活需求。“我們采用了一軸三心五片的規劃結構,即一條交通和空間發展主軸、三個新寨生活的開放中心、五片主題特色分區,以保護發展人文和地域特色為準則,嵌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標準;以特色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倡導雅德秘儂的居民本地就業,本地經營,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為居民營造宜居宜業的生活新寨、田園特色的理想家園,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范。”——項目主設計師隋魯波。

新寨背依茶山,環抱水田,形成一種負陰抱陽之勢。
“未來的大荒壩以西雙版納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為特色,雨林茶山間的原生態田園生活為主題,保護、培育不同民族和村寨的獨特資源”——項目主設計師隋魯波。
保護第一自然——原生植被、動物及自然堤岸、地形形態等。營造更多水面,增加水、陸關系的變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蟲和鳥類能找到合適的生存、繁殖地。

保護第二自然——經過千百年人工修葺的茶園、食用藥用植物等與飼養的家禽動物構成的農業自然形態。體現農耕文化、休閑文化的田園風情。
尊重第三自然——原有散落、具有浪漫氣息的各民族建筑形態及原有道路。新規劃建筑以原有村落民族風情建筑為基礎,采取功能群組分散原則,以形成各地塊自成體系又足夠“離散”的多中心聚落。

“在這里,通過遍布新寨的精品酒店、主題客棧、主題民宿和風情商業街區等旅游設施,加上稻田、茶園和周邊雨林景觀資源,將成為雨林茶山間的原生態田園生活目的地。”——項目主設計師隋魯波。
以新寨東部的“健康養生主題文化圈”為中心,大荒壩中心生活新寨構建了輻射整個新寨的養生生活體驗系統。

依托戶外運動項目發展,利用東南亞特有的抗體健身療法,打造雨林生態抗體基地,包括康復特色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介護公寓;以中醫民族醫藥養生,精神療法,睡眠療法,物理康復,心理康復等特色療法打造國際知名的釋放壓力、防治抑郁的圣地。結合中醫特色康復醫院,養生別墅、老年公寓,養生會所等項目滿足候鳥式養生養老客群。

新寨的民俗文化廣場定期舉行民族醫藥、中醫藥藥材市集,形成傳統藥材集散中心;在風情商業街和各酒店、客棧、民宿里,游客可以品嘗到當地的民族養生藥膳,可以體驗到傣族、布朗族的醫藥文化,為少數民族醫藥提供展示發展平臺。
無論在酒店客棧SPA、戶外靜心吧、社區養生會所,還是在茶園稻田中的養生步道,隨時隨地均有機會放松身心,放下日常生活的煩惱,漫步徐行,靜養修身,與自然同呼吸。

未來的新寨將是鄉愁緩解之地、移居之地,從原生態的自然養生資源中,康復生理、治愈心理、重生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