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印度總理莫迪確認將參加9月3日-5日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廈門峰會的腳步更近了。回溯金磚國家機制成立的十年里,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五國經濟總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也隨之加重。盡管當前巴西、南非等國仍面臨失業率攀升等經濟困局,但伴隨著各自努力和“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新機遇的來臨,金磚國家新一個“黃金十年”即將拉開大幕。
不褪色
作為世界新興市場的代表,自成立之日起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速就領跑全球,過去十年間,金磚五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十年來,金磚五國的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從12%上升到23%;國際貿易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的比重從7%上升到12%”,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也就是說,十年來金磚機制對五國經濟貿易發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乃至全球經濟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進一步指出,從世界經濟增量看,金磚國家貢獻率要遠超過美國、日本等傳統發布國家,且在未來10-20年間,金磚五國在世界經濟所占的比重還將在23%的基礎上繼續攀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含金量也會隨之越來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攜手并進的同時,金磚五國相互間也存在較強的互補性。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等聯合撰寫的《金磚國家可持續發展報告(2017)》披露,金磚國家合作緊密但仍有發展空間,中國是“世界工廠”,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制成品出口優勢明顯;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農牧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俄羅斯是“世界加油站”,油氣資源豐富;印度是“世界辦公室”,IT優勢明顯;南非乃“非洲門戶”,金融業非常發達。
經濟建設底氣十足的同時,金磚國家同樣在爭取世界舞臺話語權上實現了突破。俄羅斯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國際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拉里奧諾娃曾公開表示,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的投票權份額提升、話語權增加,正是金磚國家合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
“個別媒體所謂‘金磚褪色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綜合各方因素不難看出,金磚不會褪色,只會成色越來越高。”張建平表示。

大合作
時鐘撥回到金磚國家機制初創的2006年,彼時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即將突破20萬億元大關,并以12.7%的高增速傲視全球,俄羅斯、印度等國同樣沿著既定軌道向上攀登。但在最近的數年間,欣欣向榮的局勢出現了變化,巴西深陷政治經濟危機,失業率飆升;南非經濟增長放緩、信用評級低位徘徊,過去十數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也開始換擋。
“整體來看,金磚國家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定問題,例如由于經濟發展較倚重原材料,俄羅斯、巴西受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沖擊較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為了擺脫負面影響,各國都在積極“自救”,其中印度先后制訂實施了“印度制造計劃”和“季風計劃”、俄羅斯祭出了“歐亞經濟聯盟”戰略、中國則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實際上,各大國際機構依然看好金磚國家經濟增長前景。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7%,較4月預估值上調0.1個百分點,并分析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未來也有望繼續獲得財政支持。此外,IMF還曾做出預測稱,巴西、俄羅斯在未來幾年可能實現復蘇,印度也將在較長時期內繼續保持較高經濟增速。
有分析認為,隨著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我國與四大金磚國家之間有望迎來新的合作機制,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在多年的合作經驗與示范作用之下,“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金磚國家將加強互動與合作。
白明解釋稱,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重合之處,金磚國家中不乏俄羅斯、印度等在“一帶一路”中占有重要分量的大國,幾個金磚國家之間如何合作本就是一個巨大挑戰,暢通了與大國的合作通道,周邊國家的合作將更有利于進行。實際上,在去年4月,中俄印三國外長舉行第十四次會晤,會后公報就指出,外長們認為,作為國際和地區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中俄印需要本著開放、團結、相互理解與信任的精神,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
業界指出,近年來,中俄印就“一帶一路”不斷協調,盡管俄印由于對自身周邊地帶主導權的考慮,此前在合作上有所顧慮,但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圍繞中俄發展戰略對接以及“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互相交換意見、國家發改委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的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設第一個大型綜合性產業園區——印度中國工業園,中俄印的合作正在從金磚國家延伸至“一帶一路”。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洪濤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無論是從機制體制,還是從核心精神上來說,金磚國家與“一帶一路”都有相同的特點,都是本著開放、協同、共享和全球化的精神,把各個國家聯動起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此前我國在金磚國家中如何合作、如何協調的經驗可以用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金磚國家之間密切的貿易往來與商務合作也能為“一帶一路”國家起到示范作用。
金磚+
在多個金磚國家表達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意愿的背景下,金磚國家的下一個十年將如何發展頗讓業界期待。8月28日,國新辦舉行金磚機制的機遇、挑戰和前景吹風會,張燕生在會上指出,9月3日-5日,第九屆金磚國家峰會將于廈門舉行,金磚國家在廈門的會晤將引領金磚機制步入第二個黃金十年。深化金磚伙伴關系、發展“金磚+”正是本次峰會的主要內容之一。
白明解釋稱,其實“金磚+”正是指讓金磚五國能夠在全球形成一個越來越廣泛的朋友圈,我國未來將讓金磚國家推動周邊國家一起開展合作,再由周邊國家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從而以“一帶一路”為翹板,更進一步推動全球化,在世界經濟中占有更強的主導力量和更高的話語權。
白明以非洲為例指出,我國高鐵正在走向全球,2015年1月,中國宣布將幫助建設連接54個非洲國家包括鐵路、橋梁和道路的運輸網,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將打造一個巨型網絡,促進沿線國家間的貿易交流,雖然位列金磚國家之一的南非和巴西并不在“一帶一路”沿線,但當這些交通運輸網建成后,非洲和南美洲的交通更為便捷,更多制造商涌向當地市場,消費人群與服務行業也隨之跟上,各國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中國也將獲得更多商機。
實際上,南非駐華大使多拉娜·姆西曼已經表示,近幾年來,中國與南非兩國關系正邁上新臺階,來自中國的投資可以促進南非工業化進程,也可以促進科技和工業園區發展。而在巴西方面,巴西聯邦稅務局秘書長馬爾丁斯也表示,巴西需改善海關服務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提高其國際競爭力,目前,巴西的經濟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資,巴西十分歡迎中國投資巴西基礎設施和新技術領域。
對此,白明指出,隨著金磚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相合作、互相促進,代表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與合作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發展中國家命運共同體的未來正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