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波茨坦廣場舉行的慶祝中國春節活動中的舞龍表演。
“我愿意并期待參加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我們需要交流,人民日報社有很多經驗,雙方可以談談具體合作的事項。”埃及《金字塔報》社新任董事長、全埃記者協會主席阿卜杜勒·穆赫辛·薩拉瑪欣然表態。
“今年5月,我們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了深度報道。中歐班列開抵英國之舉轟動歐洲,我們日益認識到‘一帶一路’是歐洲發展的機遇。”《維也納日報》執行副總編托馬斯·塞弗特很認真地說。
“尤蒂特·魯的先生正計劃拍攝關于‘一帶一路’主題的紀錄片,也非常希望有機會同人民日報社合作。”德國《中國茶時間》電視欄目主編尤蒂特·魯的同事告訴我們。
訪問埃及、奧地利、德國,談論“一帶一路”主題,我們進一步體悟世界同中國的對望,需要民心相通,離不開薪火相傳的絲路精神彰顯時代感召力。
中國飛速發展、成就卓著,世界對感知中國、研究中國的渴望與日俱增。
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告訴我們,埃及學者經常援引《人民日報》文章,因為這是他們觀察中國發展、了解中國觀點的重要窗口。不久前,一位埃及前駐華大使專程赴非盟總部出席中非減貧發展高端對話會暨智庫論壇,深入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擺脫貧困》,認為中國的減貧經驗、發展思路非常值得借鑒。他不僅撰寫了讀后感,還主動表示愿出力將這部書翻譯成阿拉伯文出版。他非常盼望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能夠啟發阿拉伯國家的人民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李曉駟告訴我們,奧地利各界對了解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深厚。今年以來舉行的“使館論壇”,每每吸引奧地利政府官員、國民議會議員、經濟企業人士、媒體代表和智庫專家學者前來參加。他們同中國專家一起探討關于中國的話題,其中圍繞“一帶一路”主題的交流越來越深入。
看中國,曾讓世界走過很長的路,《維也納日報》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該報創建于1703年,是世界上仍在發行的最古老的報紙。塞弗特頗為自豪地向我們展示了1726年12月4日該報頭版的整頁文章——一篇寫于1725年10月30日,貨真價實的來自中國北京的“一線報道”。那是清朝雍正年間,兩位西方傳教士寫下的中國見聞錄。文字所述的點點滴滴,對于西方世界來說都是相當可貴的珍聞,時隔一年多輾轉送抵維也納,被視為至寶一般刊于頭版。文章描寫了作者覲見雍正皇帝的情景,雍正對他們以禮相待,派13位大臣出面調解在華傳教士之間發生的矛盾;文章講述雍正悲嘆一座孔廟剛剛被大火吞噬,讓作者深深感受到孔子哲學思想在中國的深厚影響力;文章提及作者帶去羅馬教皇送給雍正的信件和兩大箱禮物,包括地球儀、顯微鏡以及其他鑲金嵌銀的各種物件……
泛黃的紙面,密密麻麻的古體德文,浸透歲月的故事。東西方交流,本就是千山萬水都無法阻斷的。過去如此,現在更是。“一帶一路”建設,讓新時代不斷激增的互聯互通夢想,一步步走進現實。毫不意外,那些出席“使館論壇”的奧地利人士頻頻發問——“奧地利要參加‘一帶一路’建設,我們跟誰聯系?有秘書處嗎?”“我們奧地利想建立‘一帶一路’學術中心,配合即將建立的中國文化中心,該跟中國哪家機構合作?”
相互對望,需要相互尊重。我們在開羅欣喜地遇到兩位年輕的“漢語通”——中文名字分別叫吉娜和馬樂。他們都畢業于愛資哈爾大學(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具有1045年歷史),分別主修中文和漢語翻譯專業。他們鐘情于中國文化,沒有留學中國的經歷,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我們尊重他們的文明,靜靜地聆聽他們自豪地講解古埃及神奇的象形文字,細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圖坦卡蒙的傳奇以及金字塔的秘密,表達今日阿拉伯世界的信仰。我們一起討論當下中東熱點問題,在坦誠的對話中加深彼此理解,積聚友好情愫。
為什么今年7月4日,《金字塔報》執行總編輯親自為該報撰寫廣受讀者好評的文章《“一國兩制”的成功》,介紹并分析香港近20年的發展成就,文中引用《人民日報》相關報道,評價《人民日報》“直面社會疑問,展現中國媒體的新形象”?來到埃及,身處埃及民眾中間,我們能夠找到答案。相似的歷史,相近的主張,讓中埃兩國人民心意相通。
當然,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依然是世界的現實。正因為如此,柏林著名的文化創意中心哈克雪廣場的一個創作團隊,正在為打通這種隔閡而忙碌著。《中國茶時間》電視欄目策劃人兼制片人曾莉告訴我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德國媒體曾一度密集推出涉華負面報道,令人震驚。她深感文化隔閡阻礙相互理解,故而下定決心做一檔節目多維度展現當代中國。她聯手德國媒體界資深專業人士成功打造了一款新潮的“電視文化雜志”節目,名為《中國茶時間》。每月一期,每期30分鐘聚焦一個文化話題,比如中國春節、中國當代藝術、中國美食、中國服飾,甚至中國古老的玉石美容與德國精純精油美容的聯系,等等。這個節目得到柏林、漢堡多家電視臺的肯定,紛紛表示愿意提供播出時段。最終,擁有柏林和勃蘭登堡州地區400多萬觀眾的柏林亞歷克斯電視臺勝出。今年2月起,該電視臺將這個節目安排在周六19時45分的黃金時段“一刀不剪”地播出,備受德國觀眾青睞。
你講的故事,我愛聽。我講的故事,你愛聽。交流起來,互通有無,相知相伴。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各國人民就是這樣攜手走過來。而今,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偉大時代進程中,人們更需要彼此傾聽,追求“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讓互聯互通的腳下之路、規則之路、心靈之路,沐浴絲路精神永恒的光華,攜手開拓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