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建筑,其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有房,游廊連接,起居方便;私密性強,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寬敞的院落中還可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迭景,讓居住者盡享大自然的美好。
自元代以來,無論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賈,還是文人學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

院內京味兒濃
建筑是傳統文化的名片,保存著歷史流逝的痕跡,是尋味過去人們生活的絕佳載體。因氣候、地理的千差萬別,中國北方建筑種類繁多,但要說其中印象最深遠、居住人最多、文化底蘊最為豐厚的不得不說到四合院了。
四合院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有名,這與北京在歷史上被定都次數最多有莫大淵源。或許你不知道,最大、最威嚴、最雄偉的四合院就是故宮,拿故宮縮小1000倍或10000倍就是一個四合院,只是大故宮更為細致、容納最為豐富而已。
因受儒、法等思想影響,北京四合院大多依東西向的胡同,坐北朝南,大門開在宅院東南角的“巽”位。平常百姓居住的四合院都是接連排列的,沒有一平米土地的浪費,四合院中庭院、垂門、橋廊、廂房……鱗次櫛比,各得其所。

豪門深似海民居小而馨
有3000歷史的四合院在遼代初現規模,經金、元、明、清代逐漸完善,最終形成北京特有的居住形式。成熟后的北京四合院大到選址、布局,小到門窗細節雕飾,無不透出濃濃的京味兒。
按規模大小的殊異,四合院有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中小型四合院是平常布衣百姓的溫馨居所;大四合則為豪門貴族所享有,這“大宅門”由多個四合院相連而成,院落極多:前院、后院、書房院、一進、二進、三進……深似海的豪門為其主人的身份增添了幾許神秘感。


“門當戶對”原來由此
四合院以磚木建成,既有磚石硬度,也兼得了木的溫度。用碎磚壘墻,瓦大多用青板瓦,屋頂可調節氣溫。大門是“門面”,是富裕家庭最看重的地方,一個家族的富裕程度、品味高低都顯露在大門上,所以愛面子的富裕人家在大門的裝點、氣派奢華上是不會有絲毫松懈的。
大門一般是油黑大門,貼有對仗工整的對聯,歌功頌德或稍帶著一點點王婆賣瓜的意味——這也在所難免。門下有小石獅,門兩邊裝點精致,筆力深厚磚雕柱和寓意祥瑞的圖案攜手為“光大門楣”盡心盡力。
只有貴客來訪才大門敞開,如《紅樓夢》里元春回家探親,或婚嫁大喜之事,平常都從側門進出。大門標識著主人家的身份,其寓意也深入文化中心,“門當戶對”、“門都沒有”“門第如何”的說法都源自它。

細節處精雕細琢
細節決定建筑的精美程度,四合院定型后,裝飾就開始繁復起來,因為精細的綴點永遠是最出彩、最顯品味的所在。四合院的雕飾多是吉祥圖案,有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月季畫寓意“四季平安”;松竹梅歲寒三友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刻鏤在圖案上。
北方冬春時天寒又多沙塵,所以家家戶戶門窗都掛著簾。窗戶冬季糊高麗紙或者玻璃紙,從內往外看明朗,從外視內則暗,還能防寒氣入侵,保證室內采光充足。夏季掛上窗紗,通風又透氣,還有卷珠簾的雅趣。
走到院內,隨處可見的綠色植物是生機勃勃的所在,園中植樹種草,花木扶疏,幽雅宜人。丁香、海棠、石榴樹、夾竹桃、鳳仙花、牽牛花,也有盆栽、魚缸水養等。“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這俗語就是四合院的精彩寫照。


詩意棲居最可人
古人規矩的繁瑣你應該早有耳聞,住房豈能隨意?四合院是私家宅院,一般人不讓進,又一門二門三門,望不到里面。院里常常是長輩住北房(上房),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那歌詞說“走過西廂一陣撲鼻香”原來唱的也不對,西廂并不是女孩子住的。
正房和廂房之間,有游廊連接,即使下雨天也不用暴露在天空下,反倒可以游廊聽雨,尋幽漫心。女子手拿團扇驅趕飛蛾,又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或倚或行,或驀過轉角,或凝眸愁思,這不就是許多男子夢寐以求的夢中女孩形象嗎?
四合院是動蕩年代里溫馨恬靜的安樂窩,一代代人住在這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過了慢悠悠的歲月。盛夏,關上了院門就拒絕了所有燥熱,枝繁葉茂的樹葉伸展枝葉投下涼蔭,陽光透過樹葉,投下斑駁光影,綠葉也把暑氣過濾出習習涼風。

四合之家
你不如也嘗試著這樣設想:午后,自己臥在院中靠椅上閉目養神,手搖折扇,不時端起小茶壺啜飲小口。陽光暖暖地垂下來,白云緩緩移動,安靜地似乎能聽見大魚缸中魚兒游動的聲音……這一幅悠然的畫面,曾是四合院里最常見的愜意情境。
北京雖然歷代被定位皇都,擁擠喧鬧,但人生活卻生活地沉靜而快然自得。四合院這個私密的空間能凝聚家族人員,圈出來的這一小片天地讓住在里面的人有家的歸屬感,雖說不上是人間仙境,卻有一種“而無車馬喧”的坦然美好。
只是不由地會感嘆四合院也在當下日漸式微,除了一些名人故居和名勝古跡外,許多的四合院都在時代進步的輪下被打亂了,古老文化的記憶也遠離了年輕一代,所以我們在尋找、保留四合院上還需更努力,不能讓“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城市符號只剩下單薄、孤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