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筑名錄的通知一經發布,便引發關注。據了解,勸業場舊址等101處建筑經安慶市政府研究確定為市區保護性建筑。
安慶是一座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城市,素有“安徽之源、禪宗之地、文化之邦、戲曲之鄉”之稱。早在兩千多年前,安慶便是古皖國的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自1760年至1938年的178年間,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5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安慶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為進一步加強對具有一定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建筑的保護與管理,增強公眾保護意識,完善保護體系,提高保護水平,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國務院令524號)和《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安徽省文物局關于加快推進保護性建筑普查建檔及名錄公布工作的通知》(建規〔2015〕160號)等規定,安慶市政府研究確定迎江區勸業場舊址等101處建筑為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筑。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筑,只限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除古建筑外,還包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解放初期歷史建筑。
除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筑群內的嚴鳳英舊居;大王廟傳統風貌保護區民居建筑群內的諸永盛醬園舊址、合記義和染坊舊址,大南門建筑群內的雷家老屋傳統民居,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群內的安徽勸業場舊址等之外,安徽大學青樓、陳毅元帥舊居、國營安慶香皂廠舊址等均被公布為保護性建筑。
在采訪時,記者了解到,101處保護性建筑的認定標準,分別是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構)筑物;已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構)筑物;反映我省地域文化和區域特點的、具有較高建筑藝術水平的建(構)筑物;建筑樣式、結構體系、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具有行業技術發展代表性或者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建(構)筑物;與重要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歷史事件或著名人物有關的代表性或紀念性建(構)筑物;在各行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或里程碑式的建(構)筑物;著名建筑師的代表性作品;曾經作為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建(構)筑物;其它具有歷史、科學、藝術、文化、教育、景觀價值的建(構)筑物等。
安慶市人民政府在關于公布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筑名錄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切實加強保護性建筑的管理和宣傳,積極研究保護性建筑的保護利用措施,確保保護性建筑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