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波蘭觀光的話,可以不去首都華沙,但一定不要錯過古都克拉科夫。克拉科夫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全稱“克拉科夫皇家首都”,位于波蘭南部維斯瓦河上游左岸,距華沙約350公里,驅車3個多小時就能到達。1038年至1596年,克拉科夫曾是波蘭王國的首都。在二戰期間納粹德軍鐵蹄入侵下,克拉科夫是波蘭境內唯一一座幸免于戰火的城市,完整保存了中世紀的舊城光華。現如今,克拉科夫及其周邊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克拉科夫老城、奧斯維辛集中營和維利奇卡鹽礦。由于相距并不遠,自駕游是不錯的選擇。
在故都老城體驗中世紀風情
當駕車抵達克拉科夫后,首先可以通過漫步的方式感受老城的繁華。老城以中央集市廣場為中心,無數街道從這里延伸開去,一直伸展到城墻腳下。廣場形成于1257年,是克拉科夫最讓游客心動的地方。廣場中央矗立著建于16世紀、文藝復興風格的紡織會館。廣場上鴿子閑庭信步,當地人趕著馬車在招攬游客。廣場四周遍布古典風格的建筑物,彌漫著濃郁的中世紀風情,克拉科夫也因此被譽為波蘭最美麗的城市。
紡織會館是克拉科夫的地標。這里曾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中心。客商在會館的交易廳里會見,洽談業務和易貨貿易。在15世紀的黃金時代,商人們帶著東方的香料、絲綢、皮革和蠟,來克拉科夫換取紡織品、鉛和鹽。現如今,紡織會館的一層是各式紀念品商店,出售琥珀、木盤餐具、波蘭娃娃等各種波蘭民俗手工藝品。二層則被辟為博物館,收藏著18至19世紀畫家的作品。
在紡織會館旁邊,聳立著一座哥特式塔樓,原是市政廳,現在是歷史博物館所在地。廣場東面還有一座著名的瑪利亞教堂,高80米,以哥特式木制祭壇而著稱。每隔1小時,從教堂鐘樓頂部都會響起號角聲,哀怨的曲調在中途戛然而止。據說此舉旨在紀念13世紀的著名號手,他在蒙古人襲擊克拉科夫時,因發出警報而被弓箭射中喉嚨。
從廣場出發往南走,步行大約五六分鐘就能到達瓦維爾城堡。在歷史上,該城堡曾長期是波蘭王室的住所,其中的大教堂就是國王加冕及死葬之地。2010年墜機身亡的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夫婦的靈柩也安放在此。自1930年以來,這座哥特式的城堡已經被改為博物館,以東方藝術和鄂圖曼藝術品的藏品聞名。
在奧斯維辛感受歷史傷痛
如果說,克拉科夫老城體現了歷史榮光,那么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則展示了歷史的傷痛。從克拉科夫市中心驅車出發,大約1小時就能抵達奧斯維辛小鎮。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奧斯維辛設立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即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納粹德國占領波蘭期間,納粹在奧斯維辛一帶建立3個主要營區和39個小型營地或工廠。估計約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超過九成遇害人都是猶太人,它因此又被稱為“死亡工廠”。二戰結束后,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展出納粹在集中營犯下種種罪行的物證和圖片。目前,只有奧斯維辛營區和比克瑙滅絕營的部分保留了下來供游人免費參觀,其中許多殺人證據被納粹銷毀,人們根據當年的原貌又重建起來。兩處營區相隔3公里,驅車幾分鐘就能到達。
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是沉重的體驗,人們將在這里直面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在奧斯維辛營區,陰森的鐵絲網依然如故,標著號碼的牢舍被改成了一間間主題獨立的展館。面對遇害者留下的堆成山的皮箱、鞋子、頭發、毒氣罐……讓人很難相信這些都曾真實地發生過。為了讓后人記住歷史的教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9年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
在維利奇卡鹽礦參觀地下城市
與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相比,參觀197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的維利奇卡鹽礦則是輕松的體驗。該鹽礦距克拉科夫市中心只有17公里,自駕非常方便。維利奇卡鹽礦從13世紀起就開采,目前已基本停產。早在幾百年前,維利奇卡鹽礦就已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鹽礦有327米深,超過300公里長。鹽礦中有房間、餐廳、教堂、地下湖泊等,宛如一座地下城市。
說該鹽礦是一座地下城市,一點都不為過,僅教堂就有40座,這些教堂都是在鹽礦中雕琢而成。它們都是當時的礦工做禮拜的地方。其中最為壯觀的教堂要數位于地下101.4米處的圣金加公主教堂。圣金加教堂始建于1896年,在礦工雕刻師工作70余年后終告完工。教堂的地板上布滿精美花紋,天花板上有精美吊燈。教堂內有祭壇和許多神像。墻壁上刻有浮雕,內容大多是圣經故事,其中一幅浮雕是模仿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這些雕刻都是直接在鹽礦上完成的。
之所以要修建圣金加公主教堂,與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很久以前,匈牙利一位國王將其愛女金加公主許配給波蘭克拉科夫大公鮑萊斯瓦夫。操辦嫁妝時,國王問女兒想要什么,女兒回答說:“我想要一座鹽礦,因為波蘭沒有鹽礦,鹽礦會給波蘭人帶去幸福和安樂。”國王點頭應允,公主當即摘下訂婚戒指拋向馬拉穆累斯鹽礦。金加公主同大公成婚后,派人去維利奇卡開礦取鹽,不僅掘出了鹽,還在第一塊巖鹽中發現了公主此前拋進馬拉穆累斯鹽礦的戒指。從此,波蘭人不再擔心沒有鹽的日子。
現如今,游客在參觀鹽礦時,還能在在礦井下的紀念品小店中購得各式各樣的鹽制紀念片,最有特色的是鹽制臺燈和鹽做的手鐲。鹽燈多為粉色、藍色和白色,都是鹽自身的色彩。經過簡單打磨的鹽手鐲看上去和水晶無二。據說,只要不經常用舌頭舔,鹽手鐲可以使用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