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理念和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發展空間,是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視角與新方向。為更好分析和解讀“一帶一路”與旅游業的相互促進關系,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人民網)、UC共同發布《國民“一帶一路”旅游心態及出行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國民“一帶一路”旅游心態研究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議題之一,而旅游無疑是促進民間交流的最好方式。
關于國民選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出行的原因,《報告》認為,政策優惠、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日益便利的交通,成為國民選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出游的主要原因。結合《報告》前述交通部公布的消息,海、陸、空交通的聯通便利,極大地刺激了出行選擇。
《報告》顯示,旅游目的地眾多的泰國,成為用戶最關注的“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俄羅斯和印尼緊隨其后。而在過去的一年期間(2016年9月-2017年9月),不丹、斯里蘭卡、尼泊爾等適合深度人文游的目的地成為旅游熱度飆升最快的“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另外,從實際出游數據來看,旅游景點眾多、簽證方便的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成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最熱的旅游目的地。
國民“一帶一路”旅游消費行為研究
根據國家旅游局預計,“十三五”時期,中國將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輸送1.5億人次中國游客、2000億美元的中國游客旅游消費;去年中國赴“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出游總人次是2015年的2.7倍,高于中國出境游整體增長水平。
《報告》認為,根據飛豬數據顯示,受惠于“一帶一路”倡議鼓勵,過去一年,飛豬平臺上“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旅游人次增長達39%。休閑觀光目的地仍是最熱門選擇,以往的小眾目的地受惠于政策鼓勵,熱度值增長迅猛;北上廣深及“新一線城市”是“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旅游消費人群主要出發城市,其原因分析:一是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人群是出境游主力消費人群,具備良好消費能力的中產階層集中分布;二是這些城市交通設施便利,航線豐富,駐有簽證中心方便辦理。自由行支出前十國家多以深度游、休閑游目的國家為主,跟團游支出前十國家以新興旅游目的地國家為主。隨著當地旅游業開發及與中國的進一步聯通,預計自由行支出增長將成為趨勢。
“一帶一路”旅游消費人群研究
《報告》顯示,年輕女性群體成為消費主力。“一帶一路”旅游消費人群中,女性用戶比男性用戶多出接近1倍。90后和85后人群則組成了“一帶一路”游客的“半壁江山”。已經擁有穩定經濟能力的80后、70后人群則相對保守。正在成長的95后占比近一成,代表了新的旅游消費力量正在形成。
另外,聚焦“一帶一路”旅游消費人群的阿里“淘氣值”顯示,近3成用戶是超級會員,意味著他們擁有高水平的消費能力和良好的消費信用,同時分享互動行為也更為活躍。這些都是新興消費主力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