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長春艦、荊州艦、巢湖艦組成的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結束訪問,啟程回國。至此,編隊圓滿完成對亞非歐三大洲20個國家的遠航訪問任務。而隨荊州艦一起出訪的“荊州文物”也順利完成使命,在3萬多海里的訪問航程中烙下了荊楚文化的印記。
今年4月23日,在人民海軍成立68周年之際,由導彈驅逐艦長春艦、導彈護衛艦荊州艦和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的遠航訪問編隊,從黃浦江畔啟航,奔赴亞洲、非洲、歐洲的20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
“荊州”,一個古老厚重的名字,為荊州這座城市和荊州艦都賦予了別樣的含義。為更好地傳播荊楚文化,宣傳推介荊州,荊州博物館為此次遠航訪問精心打造了一個“微型文物展”,匯集了百余件荊州博物館館藏精品漆木器、青銅器文物復制品,把荊州的歷史和文化濃縮在一個個“微型文物”中,隨著軍艦奔赴世界各地。


馬來西亞學生上艦參觀“微型文物展”場景
為滿足長時間海上航行、展出的特殊要求,荊州博物館工作人員精心設計,定制展架展柜,制作文物復制品,包括虎座鳥架鼓、虎座飛鳥、辟邪、銅升鼎、臥鹿、鴛鴦豆等,百余件具有荊楚文化代表性的文物,都在該“微型文物展”上得到呈現。除此之外,荊州博物館還將自主研發的絲織品等文創產品,以及由中南民族大學支持提供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服飾和制作精美的書簽,一起送到了艦上,將隨著這次遠航訪問,為沿線各個地區和國家的人民帶去文化的交流與體驗。
當地時間4月30日,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抵達菲律賓東南部城市達沃,也是此次出訪的首站。訪問期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率菲政府和軍隊官員,登上長春艦參觀,菲律賓部分民眾、海軍官兵代表和駐菲使館工作人員、中資機構、華人華僑代表參觀了荊州艦,荊州艦上的“微型文物展”令大家贊嘆不已。
當地時間5月12日,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抵達本次出訪的第三站——馬來西亞檳城,馬方為編隊到訪舉行了歡迎儀式。訪問期間,中馬兩國海軍官兵將開展參觀交流、足球友誼賽等活動。長春艦、荊州艦將向馬來西亞當地華人華僑和馬軍官兵代表開放,荊州艦“微型文物展”引發當地人們極大的興趣。


中南民族大學提供的民族服裝
當地時間7月23日,編隊抵達希臘比雷埃夫斯。荊州是楚國故都、三國名城,20位楚王在此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文明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文物”此次到訪,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深入交流,進一步拉近了荊州與世界的距離,觀眾在欣賞“荊州文物”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產生的絢麗火花。
不僅是在亞洲、歐洲,甚至在神秘的非洲大地,也留下了荊州的印記。當地時間6月28日,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抵達吉布提,當地時間8月16日,編隊抵達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受到了兩地非洲人民的熱烈歡迎,“荊州文物”也在向他們訴說著一座東方古城的神秘魅力。
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意大利、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這次中國海軍艦艇執行的遠航訪問任務,歷時170多天,總航程3萬多海里,創造了人民海軍訪問國家最多、出訪時間最長的遠航訪問紀錄,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了人民海軍開放、自信、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
正是大雁南歸日,乘風破浪凱歌還。在此次遠航訪問中,軍艦與“文物”創造性結合,化身為“流動的博物館”,向世界傳播了荊楚文化,展示了荊州風采,使荊州以及荊楚文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提升,也在荊州與世界各友好國家間搭建了一座跨越地域、跨越文化的友誼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