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千年來,雖說“錢”的形制、樣式、品種形形色色,用途卻是大同小異,當然主要功能還是流通和交易。不過在古錢界,“花錢”算得是一朵奇葩,雖然也稱之為“錢”,形狀也像錢,卻不能當錢使用。它是古人用來表達祝福、辟邪等愿望,或佩戴、把玩用的一種民俗錢,現在成為了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花錢之美,美在其形態,更美在其背后的民俗和文化。雖然‘花錢’在貨幣流通史上無足輕重,但對民俗研究來說,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史料。”收藏愛好者賈女士家藏一枚龍雕花錢,她和愛人均視其為珍寶,對于花錢,他們有著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我和愛人進入收藏行當已經有20年的時間了,這期間大大小小買過很多東西,剛開始的時候也會上當受騙,但是隨著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這種“打眼”的幾率就越來越小。這枚花錢也是三年前從別人手里轉過來的,雙面工,雕刻的是一條龍,龍鱗、龍爪都清晰可見,而且錢幣的外面已經形成了一層非常好的包漿。從雕刻的手法、外面的包漿來看,我自己認為這應該是一枚宋代的花錢,而且價值不菲。”賈女士說。
收藏愛好者白先生:花錢是錢幣收藏中的一類,這種錢幣源于漢代,早期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并不作為流通使用。花錢的種類繁多,有的用作饋贈,有的用作生肖,有的用作鎮庫,還有的就是用來辟邪。花錢中最常見的就是“吉語錢”,在錢幣的上面鑄有“長命富貴”、“福在眼前”的吉祥字樣。而藏友賈女士的這一枚花錢,雖然沒有吉祥文字,估計也說明了這枚花錢的不同!
收藏愛好者杜先生:我個人也認為這是一枚宋代的壓勝錢,壓勝錢又叫做花錢,盡管歷代民間都有鑄造,但是保存至今的主要以明清時期的為主。賈女士認為她所收藏的這枚花錢是宋代的,而宋代普通花錢的價格并不高,從幾十元到幾千元的不等。
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協會會長張寶艦:這枚錢應該稱為云龍紋鏤空花錢。圖案中間為龍紋,四周圍繞祥云。龍的形態在宋遼銅鏡上常見。與一般常見品種鏤空錢相比,此錢沒有中孔,因此也可稱為一種圓形飾牌。
內蒙古將軍衙署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楊潤先:這枚花錢的特點主要是因為這枚花錢不僅僅雙面工,年代久遠,而且個頭也比較大。相比明清時期的花錢,宋代的花錢鑄造技術略顯遜色,人物、生肖圖案的邊緣都有明顯壓痕,而這也是鑒別宋代花錢的一個知識點。主要是龍紋鏤空的圖案,是反映我國傳統文化的圖案,所以我認為這枚花錢很具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