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滏陽河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節固鄉豆莊村段一處施工現場近日發現疑似沉船的木結構遺存,上有3-4米厚的封土,現場還出土了一些瓷器??脊湃藛T初步判斷這是元代的沉船。
10月22日,施工單位在滏陽河平鄉縣豆莊村段修建橋墩時,在河道里發現了一處木結構遺存和瓷器碎片,隨即向當地文保部門上報。當天下午,平鄉縣委、縣政府就報請邢臺市文保單位進行搶救發掘,并派警力前往文物出土現場進行24小時保護,原定的施工也予以暫停。
邢臺市文物管理處副處長張明說:“當地對這個情況處置比較得當,使文物沒有得到破壞和大的流失。公安干警24小時在這值守,施工單位交通局也對這次遺址的發現進行了大力的配合。在三個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遺址得到最好的保護,為我們下一步的發掘研究做好了保障。”
同時,針對有群眾所稱的擅自發掘文物的行為,當地公安部門正在立案調查,文物部門已將視頻資料移交有關部門,配合流失文物的追查工作。
平鄉縣文廣新體局局長郭根水表示:“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對于藏匿、哄搶文物行為和擅自挖掘、盜掘文物行為,我們將會同公安機關嚴厲打擊,追究其刑事責任。”
據考古人員介紹,發現木結構遺存的位置在河道下方三四米,被層層淤泥所覆蓋。目前出土的文物中除了部分木結構外,還有1個水缸、12件完整瓷器和大量瓷片。雖然目前整個木結構還沒有完全發掘出來,但是露出來的木料有一定的弧度,加上發現的位置在河道里,初步判斷這處遺存為古代商船。
邢臺市文物管理處考古博士周海峰告訴記者,根據歷史記載,滏陽河在古代有運輸功能,這艘船可能是運載瓷器的商船,在途經滏陽河時不幸沉船。由于發掘的位置都是淤泥,無法通過土層來判斷文物的年代,但是根據出土的瓷器碎片和當地公安部門追回的完整瓷器的特征,考古人員判斷這些瓷器屬于磁州窯,因此此次發現的文物,年代并非之前傳言的宋代,初步判定為宋元時期。
周海峰指出:“從現場出土的瓷片來看,初步判斷大致年代是在宋元時期。邢臺地區宋元時期這種完整瓷器發現比較少,所以在這里能清理出一批完整的資料,對研究邢臺地區宋元時期的瓷器,以及當時滏陽河的漕運都能提供非常重要的資料。”
針對有人提出,如果發現的是沉船,是否會有遇難者的問題。周海峰表示,從目前剛剛挖掘的情況來看,并未發現人類遺骸。從理論上分析,古代從事船運的人一般都會游泳,一旦發生沉船,棄船逃生的機會很大。不過目前出土的木結構只有3米多長,還有很多部分掩埋在淤泥里,等到全部發掘之后,包括是不是沉船、船有多大、有沒有遇難者等情況才能獲得徹底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