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自治區境內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有利于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繼承各民族優 秀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及國家有關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自治區境內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ㄒ唬┓从掣髅褡鍤v史的珍貴的生產、生活用品、貨幣及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二)年代較久遠的或者圖案罕見、染織工藝精良并且保存完整的地毯等編織品;
?。ㄈ└髅褡宓墓排f圖書資料、手稿等;
?。ㄋ模┕糯z留下的食物、植物籽種、藥材、香料等;
?。ㄎ澹r畫;
?。┓从彻沤z綢之路歷史的遺跡;
?。ㄆ撸┓从硽v史上各民族關系、民俗、宗教的其他代表性實物;
?。ò耍段奈锉Wo法》第二條所列的其他文物。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標本和古生物標本,同文物一樣受國家的保護。
第三條 嚴禁在古城、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千佛洞等文物保護單位的保 護范圍內取土、修渠、耕種、放牧、采石、爆破及進行其他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動。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有毒和腐蝕性物品。
第四條 進行鐵路、公路、石油勘探、礦產開發和農田水利等大型基本建設工 程以及科學考 察、開辟旅游點等活動的單位,必須事先會同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在工程范圍內有可能 涉及文物的地方進行文物的調查或者勘探工作。
在進行基本建設工程、科學考察、開辟旅游點或者農業生產中發現文物,應保護現場,并立 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禁止自行發掘。已出土的文物應及時交給當地文物部門,任 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據為己有。
第五條 新發現的文物遺跡,在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之前,可由當地文物行政 管理部門先指定為保護對象,樹立臨時標志,視同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文物保護單位。過去占用的,必須限期遷出 ,因占用造成 破壞的,由占用者負責承擔修復費用;經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繼續使用的,須簽定使用合 同,并由使用單位負責保護、管理和維修,其維修方案須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由其審查批準的,由國家文物行 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在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內的違章建筑,必須限期拆除。
凡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宗教建筑物,有關宗教組織和宗教職業人員,應嚴格執行《文物保護 法》和本規定,確保該宗教建筑物的安全,并接受文物部門的檢查、指導。
第七條 考古發掘、考古調查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一切考古發掘、考古調查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取得國家文物主管部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 國考古發掘證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調查證照》后,始得進行發掘、調查。禁止任何 單位和個人無證發掘調查。
第八條 考古發掘單位應向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發掘進展情況。發掘 結束后應及時 整理文物和編寫發掘報告,并將出土文物造冊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除經批準可以保 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標本用以研究外,其余的交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保存 。
非經發掘單位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表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物資料。
第九條 上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調撥、借用下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 文物。全民所 有制文物收藏單位之間,經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交換或者借用其所收藏的文物。
一級文物的調撥、交換、借用應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報國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批準。
二、三級文物和一般文物的調撥、交換和借用應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調撥、交換和借用文物。
第十條 除文物部門為保存資料或者用以研究可以少量拓印石刻、巖畫外,其 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拓印。如有特殊需要,須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文物部門可以翻刻石刻、巖畫副版,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拓印副版拓片出 售。凡內容涉及我國疆域、外交、民族關系、科學資料和未發表的墓銘石刻、巖畫等,禁止 翻刻副版。
未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國外提供石刻、巖畫拓片。
第十一條 文物復制品(包括壁畫臨摹品)的生產和銷售,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 理部門統一管 理。生產和銷售文物復制品,須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后,向當地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并按國家有關規定生產和銷售。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 人不得從事文物復制品的生產和銷售。
一級文物的復制,須報請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
第十二條 公開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的陳列品允許國內外觀眾拍攝; 但未經自治區 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不得全面系統地拍攝,也不準將文物從陳列柜中取出拍攝。少數禁 止拍攝的珍貴文物應樹立標志。
未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國外提供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物資 料、照片。
外國人在非開放地區和考古發掘現場拍攝文物,須向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 經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拍攝。
第十三條 出版文物書刊、拍攝文物專題電影或電視,凡涉及自治區境內文物 的,應事先向自治區 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及出版、拍攝計劃和權益分配方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 手續后,方可出版、拍攝。
電影、電視攝制單位需借用文物場景的,應事先提出申請和拍攝計劃,經自治區文物行政管 理部門同意后,方可在文物點進行拍攝活動。如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須由自治區文物行 政管理部門報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
借用文物場景,必須交納文物養護費。使用時不得損毀文物和改變文物原貌。不得把文物作 為拍攝電影、電視的道具。
第十四條 流散文物的征購和收藏,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私人收藏的文物,只能由文物商店或者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統一收購 、統一經營,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經營文物。
(二)私人收藏的文物不得私自賣給外國人。
?。ㄈ┿y行、冶煉、造紙和廢舊物資回收部門的文物揀選工作,應接受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指 導,已揀選出的文物,應盡快移交給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接受移交的文物 應當按照收購單位收購時所支付的費用加一定比例的揀選費合理作價。銀行留用揀選的歷史 貨幣進行科學研究,應當征得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同意。
(四)圖書、檔案部門所保存的文物,應登記造冊報送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文物部門必須建立嚴格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妥善收藏和保管文 物 ,經常進行防火、防水、防蟲、防盜、防沙塵、防霉爛、防紫外線檢查,確保文物安全。
不具備保管珍貴文物條件的單位,應將珍貴文物交由自治區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代 為保管。
對損壞嚴重的重點文物,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報經批準,有計劃地進行維修保護。
第十六條 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為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沒有設立文 物保護管理機構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為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本 行政區域內的文物工作,宣傳和實施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文物的保護、 管理、展覽、普查、征集、維修等工作。
文物分布較多的地方,必須建立健全文物保護管理機構。
鄉、民族鄉、鎮的文化站有保護當地文物的責任。
第十七條 各級公安、司法、監察、海關、旅游、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與文 物行政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公安、海關、工商等部門依法查沒的文物,應按照有關規定移交給文物行政管理部門。
第十八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國家文物的義務,禁止走私文物和盜掘古 文化遺址、古墓葬。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采取切實措施,培養文物專業技術人員,特別要重 視培養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十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州、市、縣人民政府、地區行署財政部門應將文物事業費和文 物基建支出分別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由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其中文物基建支出 以及文物修繕、維護費和考古發掘費等,應當專款專用,嚴格管理。
重大文物維修項目,可申請??罨蛘呃蒙鐣Y維修。
文物事業費和文物部門的收入只能用于文物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一條 在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由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給予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
(一)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取土、修渠、耕種、放牧、采石、爆破、存放有毒有害物 品及進行其他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動的,由公安部門或者公安部門根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意見 予以制止或者罰款;
?。ǘ┕室馕蹞p文物、損毀文物保護標志或安全設施的,由公安部門或者文物所在單位處以罰 款或者責令賠償損失;
?。ㄈ┰谑┕ぁ⑸a、科學考察、勘探、開辟旅游點活動中,不遵守文物保護規定,造成文物 損壞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修復,并可處以罰款;私自采集文物的,除追繳所得 文物外,給予警告或罰款;
?。ㄋ模o證進行考古發掘、考古調查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收繳其所得的文物標本和資料, 并處以罰款;
?。ㄎ澹┪唇浥鷾剩l表或向國外提供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物資料、照片,或向國外提供石刻、巖 畫拓片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或罰款;
?。┪唇浳奈镄姓芾聿块T批準,從事文物購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由工商行 政管理部門根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沒收其非法所得和非法經營的文物,可以并處罰 款;
(七)未經批準,生產、出售文物復制品或出售石刻、巖畫拓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 工商行政管理法規進行處罰;
?。ò耍┥米苑淌獭r畫副版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收繳其翻刻的副版,并給予警告或罰 款;
?。ň牛┙栌梦奈飯鼍皶r改變文物原貌或損壞文物的,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恢復原狀或修復 ,并可處以罰款。
第二十三條 文物工作人員因失職造成文物損壞或丟失的,由主管部門給予行 政處分。
第二十四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本規定構成犯罪的,由司 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