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西安城墻保護基金會與西安晚報舉辦的2017年“以城為家·愛城若家”西安城墻文物保護親近月活動受到廣大市民關注,3000多張門票正在發放當中。作為此次親近月的活動之一,11月1日上午,西安城墻獲捐100萬元的財產保額,用于文物保護工作,通過現代風險管控方式為文物保護披上“保險衣”。
《西安城墻保護條例》于2009年頒布實施,此后每年的11月都定為西安城墻文物保護親近月。為了紀念《西安城墻保護條列》頒布八周年,由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西安城墻保護基金會與西安晚報舉辦的2017年“以城為家·愛城若家”西安城墻文物保護親近月活動已于近日正式啟動。幾天來,通過“西安晚報社區生活”微信公眾號報名的西安市民絡繹不絕。
作為今年親近月的活動重點之一,11月1日上午,陜西一家保險公司向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捐贈了價值人民幣100萬元保險額,用于西安城墻文物保護工作。近年來,西安城墻不斷完善普查、巡查、監測、預警、維修維護、執法、安全等文物保護工作,圍繞文物保護開展有針對性的物業、設施、綠化項目,合理利用文化活動、旅游服務,打造了一整套遺產科學保護管理體系。此次運用財產保險的方式進行文物保護,正是一次創新保護模式的有益探索。
陜西省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雷煜表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公眾對文物保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運用保險功能為文化遺產提供風險保障,這種做法在陜西省還是首次嘗試,是現代風險管控方式與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機融合,走在了全國保險機制助力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事業的前列,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工作水平,探索構建文化遺產科學保護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