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住宅建筑布置的風水規劃,應該遵循幾個風水觀念:
一、太極泛存觀
中國風水學、中國醫藥學等傳統藝文、術數都密切聯系著中國的《易經》原理。《易經》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源頭。無論你是否懂得或是否相信《易經》,中國人都大多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易經思辨事物。都有遇事求平衡,不過頭的心理和思維,意識上有“事極則反”,“物極必反”的易學基本觀點。中國風水學也稱易學堪輿學,它在“堪天道,輿地道”中是遵循易學思辨的。易理最重要的觀點,認為事無巨細,事無大小,都是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坤”。因此風水學認為的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筑、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這一觀點,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住宅建筑布置,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筑組群的太極。
從這一觀點出發,建筑群的布局應該以地形方正、太極完整為宜,否則必定會帶來隱患。例如,乾位空亡,對該區的男主人就會不利,艮位空亡則對該區的男孩不利。如華北油田某生活區,大院內幾百戶居民中,男孩皆瘦弱不成材,男孩災患頻頻。經查,大院東北征地缺一角。補角后始有好轉。
此外,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此為風水之大忌。
二、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點穴、察砂、覓水、定向,目的是察尋適于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于人體的煞氣。現代科學已經初步證明,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筑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若干建筑物組成的建筑群,場氣就會因建筑物的排列不同而發生吉兇裂變。如某地原有建筑群為行列式六排布局,居民在此狀況很差,災病橫生。經查,該建筑組團呈太極六十四卦之山地剝卦。卦象霉雨,腐爛,陽消陰長,卦象很兇,場氣不佳。后經調整,使排列變成山雷頤卦,居民的健康和經濟狀況立即好轉。
三、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筑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中之氣。場氣的運行是虛處來,實處止,高處來,低處去。然而這種場氣在一定條件下,在局部環境中又是可以經過人的智能認識加以適當引導的,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中的人的主觀能動性。
兩幢高層建筑如果緊緊并立,逼迫一切外部場氣從中間直沖而過,就會形成風水上的“天斬煞”,造成煞氣直沖,不利居住。因此如果一幢建筑的布置、方向不當,一幢建筑與其他建筑物的距離、相對位置布局不合理,相臨的建筑物之間就會相互影響,造成十分不利的后果。因此,建筑設計人員應當按照場氣運行的規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古代“孟母三遷”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兒子的成長環境,古今中外望子成龍之心,絕不會因為時空而改變,現代為人父母者,往往在選擇房子時,都會考慮到學區的好壞、交通的便利程度及環境的安全性等等。那么作為一個房地產的投資者,除了投資房地產的第一要素--“黃金地段”的選擇外,在地形地勢方面、在道路河流方面,又有哪些必須注意的投資潛在因素呢?
一、有關地形地勢方面的要領
1、靠山坡營建的房子多為獨棟別墅,講求景觀視野,故房宅背后的地勢宜較高,而前面的地勢宜較低,但地勢較低的前面宜緩降坡,最忌層層下陷、急降坡甚或懸崖,讓人有一瀉千里的負面感受。2、相反的,獨棟別墅在前高后低的地勢上建筑,最不適宜,若屋宅后方為急降坡甚或懸崖者更差,讓人產生恐懼感,安全方面也多顧慮。3、前窄后寬或前寬后窄的建筑基地,氣勢減弱,給予人不良印象。4、建筑基地較四周地勢低者,下雨時容易積聚水氣,除較為潮濕外,亦讓人有不開朗的感覺。5、建筑在山上別墅,本可遠離塵囂享受寧靜悠雅之居住環境,但若地勢愈高愈偏僻,人煙自然愈少,若四周空曠無其他別墅比鄰,這類產品絕非投資保值的優良目標。
二、有關道路河流方面的要領
1、屋宅前面的道路或河流適逢U字型轉彎處,若屋宅在U字弧內者,狀似在護城河內側的城堡,在心理上偏向穩健兼具信心;而設立在U字弧外的建筑物,狀似被排擠在外,缺乏安穩的感覺。2、建筑物地基呈現三角形,而建筑物配合地基建造,也呈現三角形并帶銳角,處于Y字形之分叉路口,汽車在屋宅左右兩邊進出,車流過于***煩擾,不符合屋宅應四平八穩的原則。3、屋宅前面逢T字形道路或河流,而屋宅建筑于A位置者,位居車流或水流縱橫交錯之交匯點,也是過于煩擾動態,不符合屋宅宜四平八穩的原則。
三、有關巷道及人行道的要領
1、屋宅前面的人行道宜寬闊平整,屋宅與馬路間保持一段適當的緩沖距離,最忌人行道狹窄,使屋宅緊臨馬路。若該路段車速經常超過70公里以上者,不但安全堪慮,且行人匆匆經過,難聚人氣。2、屋宅前的人行道由內往外傾斜,其傾斜度若超過7度以上,讓步行經過人行路段者,感到平衡性不佳,一樓商鋪自然難聚人潮。3、屋宅前面的巷道胡同,若過于狹窄,讓人產生壓迫感亦不宜。4、在“死巷”內的屋宅,通風不良,于消防方面的顧慮亦相對增加,愈接近“死巷”底部之屋宅愈不宜投資。以上所提示的是三項有關地形地勢、道路河流及巷道、人行道方面的選擇要領,這樣投資者在選擇同類型產品時,在不同區位的配置上,就不難做出明確的決策。? ?
天清地濁
根據理氣的原理,清氣輕而上浮,濁氣重而下降,因此有“天清地濁”說法,為符合“天清地濁”的原理,在裝飾客廳的時候,天花板不論使用何種材料,都務必比地板和墻壁的顏色淺,否則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壓迫感,久住不宜。
順乘生氣原則
風水理論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氣,水得之于氣,人得之于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于氣。
由于季節變化,太陽出沒的變化,風向的變化,使生氣與方位發生變化。不同的月份,生氣和死氣的方向就不同。生氣為吉,死氣為兇。人應取其旺相,消納控制。《管子 樞言》云:“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則以其氣。”《黃帝宅經》認為,正月的生氣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風水羅盤體就現了生氣方位觀念,風水理氣派很講究這一套。
怎樣辨別生氣呢?明代蔣平階在《水龍經》中指出,識別生氣的關鍵是望水。“氣者,水之母,水者,氣之止。氣行則水隨,而水止則氣止,子母同情,水氣相逐也。行溢于地外而有跡者為水,行于地中而無表者為氣。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氣趨東趨西,即其水或去或來而知之矣。行龍必水輔,氣止必有水界。”這就講清了水和氣的關系。
明代的另一位風水大師瘳希雍在《葬經》中指出,應當通過山川草木辨別生氣,“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云蒸藹藹,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鐘而來休。云氣不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岡之斷絕于掘鑿,則生氣之行乎他方。”可見,生氣就是萬物的勃勃生機,就是生態表現出來的最佳狀態。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宋代黃妙應在《博山篇》云:“氣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氣未上,山走趨,不可扦;氣不爽,脈斷續,不可扦;氣不行,山壘石,不可扦;扦就是點穴,確定地點。
風水理論認為:房屋的大門為氣口,如果有路有水環曲而至,即為得氣,這樣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饋信息,如果把大門設在閑塞的一方,謂之不得氣。得氣有利于空氣流通,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宅內光明透亮為吉,陰暗灰禿為兇。只有順乘生氣,才能稱得上貴格。
陽居(陽宅)風水同樣分為形勢及理氣,兩者相互配合,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同一,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陽宅由內、外可分為外觀形勢,內部形勢,外觀理氣及內部理氣。外觀形勢講究的是宅在整個群體的位置,方位,周圍建筑物形狀、路、水、道等對宅的影響,外觀理氣主要是宅的座向,分金,能否同周圍建筑物配合。內部形勢主要是:門、路、房、灶、床、廁等所處的方位是否符合五行生尅理論,理氣方面主要的是能否配合主人的福元,符合九星、分金、東四宅、西四宅等得氣的要求,陽宅還講究五虛、五實,在現代城市中,特別注意的是城市中的橋梁對住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