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低迷中呈現出了不少新動向及曙光。在政策環境方面,政府頒布的多項重要政策,有些是專門針對文物藝術品市場的,有些則是覆蓋到藝術品市場的。
2016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困難和規范中前行,那么,2017年,這些去年頒發的政策法規將繼續嗎?
2016年3月,文化部實施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將租賃、經紀、網絡、進出口、鑒定、評估、以藝術品為標的物的投資等經營活動及服務納入規范和管理范圍;經營者有責任應買受人要求,提供藝術品真實性證明。簡化了審批程序和壓縮了行政審批時限。
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頒布《文物拍賣管理辦法》,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激發企業經營活力;不再區分一、二、三類文物拍賣經營范圍,文物拍賣企業可以全門類拍賣文物,所有取得文物拍賣資質的拍賣企業均可從事互聯網文物拍賣活動。
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促進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見》,提出多措并舉,讓文物活起來,創新利用方式、落實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政策。支持文博單位依托文物資源,采取合作、授權、獨立開發等方式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面向社會提供知識產權許可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項目納入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稅收政策范圍,納入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支持和服務范圍。
在2016年歲末,海關總署發布《關于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公告,從2017年1月1日起,對822項進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其中97011019(油畫、粉畫及其他手繪畫原件)、97020000(雕版畫、印制畫、石印畫的原本)、97030000(各種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三個稅則號的關稅暫行稅率再次降至3%(正常稅率為12%,2012-2016年暫調至6%)。
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中求進”作為2017年工作總基調,強調將防控金融風險、抑制資產泡沫放在重要位置上。2017年,全面清理金融過度自由化的繁榮與落后的金融監管體系之間的差距所造成的混亂,將持續進行。藝術品金融需要轉型,回歸到為文化藝術品產業做大做強服務的定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