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
古時的天花板,
可從人間,通向蒼穹
穹然高起,
如傘如蓋,
猶如覆斗,
懸于室內天頂,
這就是:藻井。
古時建筑,
大都是木質結構。
火克木,
井中有水,
水火相克,
為了壓伏火魔,
古人就在殿堂樓閣
最高處作井,以祈天祐。
《風俗通》記載:
“今殿作天井。
井者,東井之像也。
菱,水中之物。
皆所以厭火也。”
東井即井宿,
二十八宿中的一宿,
古人認為是主水的,
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
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
木 構 天 工
斗拱承托,
榫卯相連,
不費一釘一錘,
細密層疊。
砍斫、墨線、開榫、鉆孔,
木紋方向要梳理,開榫位置須精確,
孔徑大小都不能有毫厘誤差,
這樣的榫卯,才能無縫貼合。
藻井的木構之中,
四柱二梁二枋為一“間”,
每“間”可上下相疊,
又可錯落相組,
最后呈八角、六角、圓扇,
千變萬化,
建筑越高級,
藻井木構便越繁復。
彩 畫 流 光
木構為骨,紋飾作心。
藻井正中、梁臂上,
都有彩繪紋飾綴在其間,
五彩間金,
璇子和璽,
一眼望去,
像璀璨星河。
彩繪工序繁瑣,
據《營造法式記載,
“襯地”、“襯色”、“細色”、“貼金”,
缺一步不可。
先施底色,
再上大塊花紋,
后勾畫細節,
最后以泥金或金箔點睛,
這一方井內景致,
才算描摹完整。
藻井常見的顏色,
有石青、綠、土紅、赭石、
朱砂、紅、黃、白、黑等等。
用色多以對比色為主,套色少,
顏色之間相互借用穿插,
形成豐富的色彩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