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4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大會第21次會議上,中國以128票高票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任期為2017—2021年。
此次會議將持續兩天,共193個締約國參加,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組團參會。

世界遺產委員會FAQs
Q:什么是世界遺產委員會?
A:世界遺產委員會由締約國大會選舉產生的21個締約國代表組成,每年召開一次世界遺產委員會議,是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的執行機構。
Q:世界遺產委員會做什么?
A:委員會負責執行《世界遺產公約》,決定世界遺產基金的使用,根據締約國的請求分配財政援助;對于是否列入或移除《世界遺產名錄》、《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有最后的決定權;負責審查遺產保護狀況報告,并督促締約國促進世界遺產的管理保護。
Q:委員會委員的任期是多長?
A:根據《世界遺產公約》,委員會委員的任期為六年,但大多數締約國自愿選擇擔任四年,以使其他締約國有機會參與。
Q:此次選舉后,委員會委員有哪些?
A:目前21個委員分別是:安哥拉,澳大利亞,阿塞拜疆,巴林,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布基納法索,中國,古巴,危地馬拉,匈牙利,印度尼西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挪威,圣基茨和尼維斯,西班牙,突尼斯,烏干達,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津巴布韋。
Q:中國以前擔任過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嗎?
A:中國曾在1991-1997、1999-2005、2007-2011三次擔任委員會委員,本屆會議是第四次當選。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中國政府對這項工作一貫高度重視。30多年來,中國的世界遺產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世界遺產申報、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中國此前曾三次擔任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此次再次當選,必將有助于中國進一步加強多邊國際合作,保護國內外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作為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世界遺產公約》要求,堅持保護優先、利用服從保護的原則,統籌協調好世界遺產和風景名勝區的保護與利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展示“中國精彩”的同時也為國際自然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中國經驗、中國智慧。截至目前,我國共有世界自然遺產12項、雙遺產4項,均位列世界首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繼續做好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的培育、申報和保護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世界自然遺產,“充分展示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推動中國由‘遺產大國’向‘遺產強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