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代王朝創建伊始,帝王都雄心勃勃地為一統天下、國富民強而勵精圖治,以期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強盛愿景。這種景象也成為衡量國家是否政通人和、國力強大、德被四方、有圣明之君的標準,更成為太平盛世的吉兆!我國歷代王朝在國力鼎盛之時期,外夷藩邦前來朝拜的景象絡繹不絕,史書記載頗多。如成語“萬國來朝”,出于《隋書·音樂志》:“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唐玄宗“開元盛世”萬國來朝的繁榮景象更是歷史罕見。《明史》記載,從明朝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開始,“大宴儀”就成為明朝的嘉儀之一。從大宴儀第三輪敬酒樂隊奏《眷皇明之曲》、跳“撫安四夷之舞”以及第六輪敬酒奏《金陵之曲》、跳“八蠻獻寶舞”來看,這種禮儀實際就是在頌揚明代帝王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功績。
大清王朝建立,定都北京,經過收復疆域、平定三藩、遏制俄國、管理西藏等一系列舉措,使中國版圖疆域遼闊、國力強盛,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繁榮的文化使周邊各族增強了向心力,藩屬之國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大清康雍乾三朝被后人稱為“康乾盛世”。這件景德鎮民窯清雍正“八蠻進寶”圖青花碗(圖1),其上所飾的紋飾便恰如其分地印證了當時大清王朝“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社會景象。
該青花碗直徑19.9厘米,高9厘米,碗內繪四爪龍,內口沿繪連環錢紋,錢紋內書吉祥“卍”紋字符為邊飾,寓意財源不斷;碗口外側口沿為點和線構成的三角幾何紋飾,主題紋飾通景繪制八人一駕。畫片端莊典雅、線條妙曼流暢,文官、武將、商人、隨從等形象各異,人物表情生動傳神。駱駝拉著滿載進貢寶物的四輪大車,在蝌蚪式發型、窄袖束身服、腳踏長筒靴的胡人牽引下前行;腳蹬長靴、窄袖束腰、衣擺飄逸、頭頂貢物作獻寶狀的胡人側步回首,好似向身后頭戴類似佛帽、身著寬袖長袍、腰系帶的中年男子請示著什么(圖2)……栩栩如生的畫面正是反映異域各國使節和地域少數民族代表赴京廷貢、俯首稱臣的真實寫照。碗底方形線框內集合了由線條構成的多種圖案(圖3)。
整體觀之,該碗古樸端莊,品相完好,堪稱一件具有歷史研究和藝術欣賞價值的瓷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