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遵義市城鄉規劃局公布中心城區第一批歷史建筑推薦名單。記者了解到,這批16處46個建筑中,既有民國時期的老廠房,也有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年輕”建筑。
據遵義市城鄉規劃局有關人士介紹,此次公布的歷史建筑,是指經城市、縣政府確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但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筑物、構筑物。
在公布的推薦名單中,記者看到,這些建筑分為三線建設歷史文化類、傳統工業生產文化類、地域鄉土特色文化類、現代優秀建筑文化類4個類別,建筑年代從民國時期到20世紀90年代不等,其中大多數為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建筑。

其中,三線建設歷史文化類共29個,占據“半壁江山”,這些建筑,主要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留下的廠房。推薦簡介中稱這些建筑是那一時期的“典型風格”。
推薦的傳統工業生產文化類別,為遵義珍酒廠、酒精廠的5處車間。其中酒精廠的蒸餾糖化車間,建筑年代為“民國時期”。據稱,該建筑為抗戰時期生產戰略物資酒精的工業建筑,具有抗戰紀念與教育意義,且有民國時期建筑風格。可貴的是,該車間設備完整,部分設備為原蘇聯早期援助。
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遵義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牌樓水榭、鳳閣和一處山莊,也被列入推薦名單。據悉,牌樓上的“鳳凰山公園”5個字,為藝術大師劉海栗所書,且繪有龍鳳圖案。此外,老城楊柳街的基督教堂、鄧小平住址、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舊址、播州區南白影劇院、遵義市一醫信息科辦公樓等,也列入其中。
這批建筑中,“最年輕”的是遵義農業學校圖書館,該館位于新蒲新區長征大道,是20世紀90年代由農業部及遵義市政府援建。據悉,該建筑因圍合形成內部院落,設計手法在90年代具有先進性而入列。
據介紹,該批建筑將公示至11月24日結束,之后由遵義市政府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