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世界的布達拉宮,屹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范圍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布達拉”系舟島,是梵文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拉薩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堆疊,殿宇嵯峨,氣勢宏偉,有橫空出世、氣貫天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富麗堂皇的金頂,具有激烈裝飾效果的宏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3種顏色的鮮明比照,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表現了藏族古建筑誘人的特征。布達拉宮是藏建筑的出色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髓之作。
布達拉宮是一項建筑創作的天才杰作,整體為石木構造,宮墻全部用花崗巖壘砌,最厚處達5米,墻基深化巖層,外部墻體內還灌注了鐵汁,以加強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才能,同時配以金頂、金幢等裝飾,巧妙地處理了古代高層建筑防雷電的問題。數百年來,布達拉宮閱歷了雷電轟擊和地震的考驗,仍巍然聳立。
布達拉宮主要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挺拔的墻面為曬佛臺,在佛教的節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眾多的建筑雖屬不同時期建造,但都非常巧妙天時用了山形地勢修建,使整座宮寺建筑顯得十分宏偉壯觀,而又非常諧和完好,在建筑藝術的美學成就上到達很高的程度。
紅宮是整個建筑群的主體,是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佛堂。布達拉宮以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靈塔殿最為講究。靈塔高近15米,方基圓頂,分塔座、塔瓶、塔頂三局部,五世達賴的尸骸用香料、紅花等保管在塔瓶內。塔身用金箔包裹,共用黃金3724公斤,并鑲嵌著15000多顆各種寶貴的金剛鉆石、紅綠寶石、翠玉、珍珠、瑪瑙等,塔座擺設各式法器、祭器。
西大殿為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是紅宮中最大的宮殿,由48根大木柱組成,高6米多。建筑中采用漢族建筑中常用的斗拱構造,還有大量的木雕佛像、獅、象等各種動物。布達拉宮在17世紀的修建和以后的擴建中,由西藏地域的優秀畫師創作了數以萬計的精巧壁畫,大小殿堂、門廳、走道、回廊等處都繪有壁畫,這些壁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厚,有表現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的,有表現佛經故事的,也有表現建筑、民俗、體育、文娛等生活內容的。它們是布達拉宮中價值極高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