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由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和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決定和支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堅持中國道路的文化根基,是鑄造民族魂魄的精神命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慧寶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堅持中國道路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道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明,是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堅實基礎。

“和而不同”的世界觀、“民惟邦本”的執政理念、“推己及人”的交往理念等,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賦予了中國道路鮮明的中國特色,也夯實了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中國道路的文化之基和自信之源,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深厚軟實力,并將源源不斷地為中國道路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弘揚中國精神提供了強大的精神信念。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質樸、自強不息、勇于進取、敢于擔當的民族。“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的家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等,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傳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革要求等,構成了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中國精神的深厚淵源和重要組成,塑造了中華兒女典型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稟賦,賦予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并將持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凝聚中國力量提供了深厚的價值觀念。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也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是推動文明進步和國家發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等思想理念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成為中華文化的底色和精髓,也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豐富的價值資源。實現中國夢,要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不斷凝聚眾志成城、同心同德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