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被稱為“中國的巴菲特”,他的創業堪稱傳奇。他其實骨子里很傳統,內心很柔軟。有次,郭廣昌和馬云不約而同地談論起儒釋道的關系: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
郭廣昌的目標是打造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截止2015年底,“復星系”在資本市場所控制的企業涉及多達35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8500億元人民幣。
“清貧、聰慧、勤奮、冒險、置之死地而后生、放棄、希望、重生、突圍、化險為夷、新挑戰......”郭廣昌體驗過跌宕起伏的經歷后為自己的人生軌跡總結了這些關鍵詞。
因為從事文物鑒定和藝術品收藏投資,接觸過不少商界大咖,我對郭廣昌的印象頗佳。郭先生非常低調,從不抱怨,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對知識份子很尊重。
當年郭廣昌懷著為家鄉做一些好事、反哺家鄉的美好愿望,攜手馬云等浙商為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出貢獻。經過論證,決定在東陽中國木雕文化博覽城這個世界級的木雕文化產業綜合體中,建造中國木雕博物館。
2014年5月,復星集團團隊中的浙商建業總裁史苗先生、胡健民先生、曹慧玉女士及設計師徐征野先生和我組成了工作小組,我負責所有木雕文物的真偽鑒定工作。
東陽的木雕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馮文土、吳初偉、徐經彬、黃小明等40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帶領成百上千的能工巧匠貢獻了自己的才華,讓中國木雕博物館富有東陽木雕裝飾特色,這是目前全國木雕文化產業的最佳載體。
中國木雕博物館展示設計總設計師徐征野先生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邀顧問,他設計的博物館已逾150座,在博物館展示設計領域富有經驗,他對木雕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展示設計中,充分運用了聲、光、電等多種現代科技手法,把中國木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展示很生動,把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結合得非常好。
中國木雕博物館的使命旨在集中展示古今木雕大師的超凡風采,并向幾千年來刀木耕耘、意匠生輝而未曾留名的木雕先賢們致敬,最終構筑中國木雕工藝、歷史與文化的一大高地。它的建成,不僅勢必成為普通大眾了解木雕知識、領略木雕之美的不二之選,也將對弘揚中國木雕的優良傳統,提升中國木雕的整體文化品質大有裨益。
中國木雕博物館2014年10月開館,總建筑近2.6萬平方米,是一座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博物館,六大展廳,六種個性,共同構成了一座多元、多樣、多彩、完整、專業、包容的木雕藝術殿堂,是一部向世人展示中國木雕發展溢變和木雕精品的生動教科書。不僅填補國內木雕博物館的空白,而且對于打造國家級文化品牌、豐富文化旅游內涵、促進中國木雕產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歸李飛說收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