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璽彩畫,又稱宮殿建筑彩畫,這種漢族宮殿建筑彩畫在清代是一種最高等級的彩畫,大多畫在宮殿建筑上或與皇家有關(guān)的建筑之上。一般都用“金龍和璽大點金”,特別是在主梁上大都用這種彩畫,而且也只在皇宮這樣的地方能見到,普通建筑是沒有這樣高級的彩畫裝飾的。
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等級不同,和璽彩畫分為:
金龍和璽彩畫
整組圖案用各種姿態(tài)的龍為主要內(nèi)容。枋心是二龍戲珠,找頭中青地畫升龍(龍頭向上),綠地畫降龍(頭向下)。盒子中畫坐龍。如果找頭較長,可畫雙龍。除龍之外,再襯以云氣、火焰等圖案,具有強烈的神威氣氛。
太和殿、乾清宮、養(yǎng)心殿等宮殿多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另外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和某些地區(qū)的文廟,為了表示重視,也用了這種彩繪。
龍鳳和璽彩畫
其級別低于金龍和璽,枋心、找頭、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龍鳳二種圖案組成。一般是青地畫龍,綠地畫鳳。圖案中亦有雙龍或雙鳳。龍鳳和璽中有“龍鳳呈祥”、“雙鳳昭富”等名稱。交泰殿、慈寧宮等處則采用“龍鳳和璽”彩畫。
龍草和璽彩畫
其級別低于龍鳳和璽,主要由龍和大草構(gòu)圖組成。綠地畫龍,紅地畫草。大草圖案配以“法輪”,又稱“法輪吉祥草”,簡稱“轱轆草”。太和殿前的弘義閣、體仁閣等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則是龍草和璽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