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故宮古建守護者系列之單士元專題展覽”在東華門古建館開幕。這是該系列展的首展,以紀念故宮古建筑保護第一人單士元誕辰110周年。
亮相東華門城樓的“單士元專題展覽”以凝練的手稿、著作、老照片等展品,通過對單士元先生生平點滴之事的梳理,展示其在故宮七十年如一日的奉獻。

單士元1907年生于北京,是中國著名古代文獻檔案研究、古建筑保護專家。1924年進入“清室善后委員會”,負責物品點查和檔案整理編目;1925年正式進入故宮博物院文獻館,從事文獻檔案研究工作。后加入最早研究中國建筑的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成為最早研究中國古建筑行列中的一員。
新中國成立后,單士元在故宮古建筑研究部門擔任要職,他認為古建筑研究與修繕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期間提出了“著重保養、重點修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的十六字保護方針。
單士元生前曾說,“當初進故宮,說是點查六個月的文物,沒想到干了一輩子。有幸70年沒有離開故宮這個大學校,并以為至今尚未畢業。”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單士元先生在數十年前提出的許多對文物保護問題的思考、對文物價值的理解、對工匠傳承的夙愿,都堪稱遠見卓識,即使在當今,依然發人深省,“他認為將流傳下來的工程做法加以注釋補圖,對今后故宮維修及培養有傳統工藝技術后賢者,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從今天故宮古建保護的實踐來看,充分證明了先生的遠見。”
“單士元專題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5月。該系列展還將繼續紀念王璞子、于倬云、蔣博光等老一輩故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