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唐代文物“穿越時空”13日在天津展出,充分展示古代中西方文明交融的力量。
“盛世·和平——‘一帶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13日在天津慶王府正式開幕。在展廳中,觀眾可以看到身挎半球形皮囊的三彩胡人俑出現在唐代中土墓葬,伊斯蘭風格的凸珠紋鐫刻在唐代中土的青銅瓶上,地中海沿岸的高腳杯成為唐代流行的飲酒器皿,開元通寶與貴霜金幣、薩珊銀幣一起出土于古絲綢之路沿線……

“中國的陶瓷、絲綢出口西方,西方的文化元素也被中國吸納,絲綢之路帶來的文明交融讓當時的中西方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也使得承載了世界榮耀的唐代走向了封建社會人類文明的頂點。”深圳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說。
閻焰表示,唐代已經遠去,但從其留下的物品中追古思今可以得知,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構成了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紐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中西方國家也必將進入更美好的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方的精心設計下,幾十件展品都能與展柜中背板上來自國內外十幾個知名博物館的相同或類似的館藏交相輝映,世界眼中的“大唐”也瞬間展現在觀眾眼前。
據了解,“盛世·和平——‘一帶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由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政府等天津有關單位和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共同主辦,將持續到明年3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