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歷史,由于經濟轉型、重大災難、政權更替,以及超越人類能力范圍的不可控因素導致了這些建筑結構被拋棄的命運。同時也因為缺乏定期的維護,建筑結構持續惡化,留下的不僅僅是令人感慨的過去,也推動了不斷增長的互聯網“廢墟文化”。下面是8個被人類拋棄而被自然回收的建筑:
1、Buzludzha,保加利亞
1974年至1981年期間,保加利亞軍隊建起了這個綽號“保加利亞UFO”的粗野主義碟形紀念碑。1989年,當托多·基夫科夫領導的共產黨失去政權后,建筑隨即失修。雖然建筑的主體結構至今仍然存在,但東歐周而復始的凍融周期在屋頂上鑿出了一個個大窟窿。無論是重修還是拆除這個建筑都太過政治敏感了,所以就任由它在山頂上一點一點消失。

2、端島,日本

Hashima島是距離長崎海岸9英里以外,一個小而擁擠的煤礦開采基地。該島有一段黑暗的歷史,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這里大部分的采礦工作是由來自中國和韓國的奴役勞工在極惡劣殘酷的條件下完成的。日本的高速工業化進程在20世紀后半葉從煤炭轉向石油,伴隨著煤炭儲量的枯竭,對礦工的需求迅速下降。到1974年,Hashima島的煤礦開采工作已經完全停止,Hashima島也隨即被棄。
3、馬塞爾海上城堡,英國

為了對抗強大的德國空軍捍衛不列顛群島,土木工程師GuyMaunsell建議將戰場轉移到海上。這個想法最終變成了一系列位于泰晤士河口幾英里外的防空哨塔組合。建于1942年并在十年后退役,海上城堡發揮了雖然短時但極其關鍵的作用。雖然這個項目在1958年正式廢棄,但是在60年代后期,這些海上城堡曾經被海盜用來廣播未經審查的無線電廣播節目。
4、Pripyat游樂園,烏克蘭

1986年5月1日是前蘇聯歡慶的國慶節。不幸的是就在國慶之前,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在4月26日爆炸,也就是在Pripyat新游樂園計劃開幕的一星期前。Pripyat全鎮立刻撤離,至今仍然輻射超標的摩天輪從來沒有上過一個乘客。31年后它仍然在那里生銹,被時間塵封。
5、Canfranc火車站,西班牙

1928年,Canfranc國際火車站是歐洲最大的火車站,是西班牙和法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重要樞紐。1965年的電影《日瓦戈醫生》中有大量的取景也是在該車站。然而1970年一列火車出軌,摧毀了法國邊境的引橋,使得整個車站徹底無法使用。雖然目前車站本身破舊不堪,Canfranc的地下火車隧道卻仍然在發揮作用。西班牙的一些物理學家2006年在車站設立了Canfranc地下天體粒子物理實驗室。涼爽的隧道環境和現有的可移動列車軌道提供了一個不尋常的實驗室空間。
6、密歇根中央車站,美國

這個宏偉的學院派火車站集酒店和辦公樓于一身,1914年對外開放,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火車站。隨著密歇根的汽車城底特律進入它的黃金時代,鐵路行業開始岌岌可危。1988年隨著最后一列Amtrak列車離開車站,標志著這個建筑物作為火車站的功能徹底結束;2000年這座建筑恢復了其作為貨運火車站的功能,而這僅持續到2004年,自那以后該車站一直處于廢棄狀態。
7、三芝飛碟屋,臺灣

三芝飛碟屋最初的設定是新臺北近郊的一系列有趣的模塊化度假屋。該項目自1978年動工開始,一直超出預算,項目進度也一直落后于時間表。這些房屋被視為“鬧鬼”,因為當時在施工現場的一些工人開幕后不久便相繼去世。這些超前于時代的飛碟屋從來沒有很好的出租率,并在2008年被草草拆毀。
8、Buffalo中央車站,美國

意料之中的這個被拋棄的名單還包括了另外一座銹帶的裝飾藝術派火車站。Buffalo中央車站于1929年開放,在城市的全盛期間每天提供了200車次的運能。隨著制造業不斷外包,以及汽車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車站于1979年被迫關閉。多年來車站無人問津,直到中央車站修復公司購買下了這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