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4月正式受聘河南大學到此次牽頭成立河南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王巍已經在河南工作了近8個月。這樣的選擇,和他的研究方向不無關系。王巍說,談及夏王朝、商王朝的問題,沒有哪個區域能像河南這樣濃縮了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可以說,在夏商時期,河南是大半個中國史。如果河南的夏商考古搞不清楚,那么中國的夏商考古就沒法發展”。
想要把中國古代文明推向世界
在王巍看來,要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河南。我國已經做了十五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但是在距今5000年——4000年的這個時間段中,相比于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河下游地區及遼河流域等區域,中原地區的重大發現較少。這就形成了中原周圍歷史遺跡非常豐富,中原地區相對沉寂的現狀。他表示,自己來到河南工作,是希望能夠加強河南文明起源研究,聯合其他大學、嵩山文明研究會和省、市考古機構等單位一起,努力改變這個相對沉寂的現狀。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研究古代文明的意義也在于此。”他說,我們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現在依然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乃至思維方式。“要解決這些問題,僅僅靠一些標簽化的東西是無法解決的。”
在他看來,中華民族的輝煌文明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為何是在核心區域在中原地區,這不僅是河南和中國人民關心的話題,也是世界范圍的人們都關注的。“為什么中華文明能歷經坎坷而綿延不絕,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需要用國際視野來看我們的文明。”他說,這也是成立河南大學古代文明研究的初衷。
“成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我有一個愿景就是把中國古代文明推向世界。”他說,通過比較研究,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促進世界文明的深入研究。“我們會和世界不同區域的古代文明研究專家一起,進行橫向對比研究,甚至可以聯合開展一些世界范圍的重大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