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有著兩千多年的悠久燦爛文化歷史,更是蘇州這座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優秀的傳統文化素來是一個城市的根和魂,在新的歷史時期,創新、發展和保護好蘇繡傳統文化有助于增強一個城市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軟實力。
蘇州刺繡因幾百年來的良好聲譽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的口碑,然而受刺繡長期家庭作坊式創作的局限,市場上刺繡質量參差不齊,與精細雅潔為特色的蘇州刺繡有著一定的差距。建議今后從質量、使用技藝(針法等)、標志、包裝等方面制定一個地方管理標準,實行原產地認證制度。

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力度。蘇州刺繡多在民間,從業人員的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傳承技藝的水平不容樂觀。近年來,蘇州市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和行業協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開設了很多次技能和學歷培訓和教育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議要進一步擴大宣傳和推廣工作,一方面可組織刺繡大師進校園、進社區,以建立“蘇繡校園課堂”、社區刺繡角等形式,讓蘇繡之美引導更多的學生和青年對蘇繡非遺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另一方面可提高專業培訓力度和實施各項公益性優惠政策,引導部分失業者、待業者在解決生活后顧之憂同時,將蘇繡作為一門技藝加以學習鉆研,形成蘇州特有的氛圍、形成蘇州獨特的文化,進而傳承和發揚下去。
要進一步加強創新發展動能。針對如今蘇繡技法傳統簡單、題材單一、研發投入少的現狀,有幾點建議:可積極組織大家走出去和請進來,增加刺繡從業人員與其他地區甚至國外同行的學習和交流。既要積極借鑒湘繡、蜀繡等傳統名繡的精華,也要從其他地區、民族和國家的刺繡技藝中吸取精粹,通過相互間的技藝交流來不斷提高蘇繡傳統技藝。還可以有序地組織和邀請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家給大家開設專題講座,提高繡娘的學養,讓大家了解歷史文化,從繪畫、雕塑、書法、攝影等其他藝術領域汲取養份,成為蘇繡豐富的創作題材。

要提高蘇繡的學術地位,增加文化自信。要系統地整理歷代蘇繡名人大師、蘇繡傳統理論體系、針法技巧等,匯編出版蘇繡非遺傳統文化的相關書籍同時,注重總結、創新和發展,加大對蘇繡這門非遺傳統文化課題的深度研究。同時鼓勵、資助和扶持在蘇州美術館和蘇州博物館策劃蘇繡優秀藝術家的個展或是專題展,用好蘇繡的城市名片。在對外交流的時候,不要僅僅把繡娘和蘇繡作為技藝表演出現,應該選擇一些有一定學術能力的刺繡專家與對方對等學術交流,以此維護和提高蘇繡的藝術地位,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