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新開了一家集餐飲和昆曲演出的場所,名叫“御樂堂”。日前,一場高規格的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了這一“堂會式”的昆曲演出。為什么說規格高呢?臺灣知名文化人林谷芳、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汪世瑜、浙江省昆劇團團長林為林都到場為其助陣,現場主持人,是原央視的著名戲曲節目主持白燕升。
這是杭州,乃至浙江首個以堂會的方式,讓人近距離體驗昆曲魅力的場所,每場演出只容納66位觀眾。與其獨特觀演方式一樣引人關注的,還有它的價格:最低票價580元,平均票價800元!這樣的價格水平,甚至比一線巨星在杭州開個唱都要高了,它會被杭州人接納嗎?
親身體驗:很近,很雅,很新鮮
發布會開始之前,主辦方先安排了這個場所的演出劇目:體驗版《牡丹亭》的其中兩出戲,給大家觀看。
中山中路62號,御街中一幢保護建筑的三樓,經過修繕,始建于1925年的危舊建筑內部已煥然一新。觀眾前方的戲臺不大,約三十平方米,觀眾后方有一個小亭子,這個亭子也是演出的一部分,昆曲演員會在觀眾前后左右穿行,實現零距離可觸碰的演出。
表演團隊來自浙昆,扮演柳夢梅和杜麗娘的主演,都是臺柱級別的。堂會演出的特點,就是完全不用麥克風或者擴音器,全憑一把嗓子。據業內人士介紹,離頭排觀眾只有三四米的演出,對演員的壓力是極大的——杜麗娘現場拋個媚眼,都有可能被不合時宜的一個手機鈴響給嚇回去。
現場還安裝了多塊液晶顯示屏,同步滾動昆曲繁復雅麗的唱詞,甚至還有英文翻譯。
客觀地說,在一個裝修傳統而雅致的環境中,如此近距離地觀看昆曲,即便是對傳統戲劇一點不感興趣的人,也會有無法拒絕的新鮮感。
票價很貴,據說目前賣得不錯
據御樂堂總經理戴志清介紹,這個昆曲表演場所的一樓和二樓餐飲部分,其實消費不高,人均50元左右,但它的三樓昆曲演出,定位就不一樣了——580元最低,1280元最高,平均票價在800元左右。目前,這個場所的昆曲演出主要針對兩類人群:商務宴請,以及高端旅游市場。
現在的安排是每周兩場,演出時長1小時40分鐘左右。“要實現最好的觀演感受,觀眾人數一定不能多,66個座位絕對不加座,考慮到各方面演出成本,票價也就低不下來。”戴志清說道。
其實,自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炮而紅以后,“百戲之祖”的昆曲,就一直走高端路線,偏偏幾百上千元的票價,賣得反倒比贈票滿天飛的本土越劇要好。
據悉,這個昆曲堂會場所,在很多地方都借鑒了北京的做法,據說北京那邊票價更貴——最高一張票能賣到1980元,還供不應求。御樂堂目前已經開始試演開票,5月3日之前的場次,已經沒票了。
兩年內只做《牡丹亭》一本戲
根據計劃,今后一兩年內,只做體驗版《牡丹亭》這一本戲,并不斷征求名家和觀眾的意見,將其改進完善,這樣的做法,受到了多位昆曲名家的認可。
汪世瑜說,他唱了一輩子《牡丹亭》,參與創作了青春版《牡丹亭》,現在為堂會版的《牡丹亭》出力,自覺現在這個版本,對推廣昆曲益處很大,“杭州是昆曲發祥地之一,浙江承擔著復興昆曲的夢想和責任,《牡丹亭》就是發生在南宋杭州的愛情故事,在御街上進行表演,是非常相得益彰的。”
林谷芳和白燕升則不約而同地將看昆曲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認為享受昆曲是一個現代人在浮躁現實中,“找到靈魂回歸身體”的一個途徑,而體驗版《牡丹亭》將會起到“燈塔效應”。
在合作前期,御樂堂和浙昆表演團隊確定了總數為100場的合作,之后會根據市場情況再行決定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