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代。玉器。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婦好墓玉鳳,河南安陽殷墟出土,通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黃褐色。玉鳳亭亭玉立,作側身回首欲飛狀,喙、眼、冠似雞,短翅長尾,翅上用陽線雕翎毛紋,身前有穿通鏤孔,更使鳳體豐滿迷人。
彎彎的身軀,外緣凸張,內緣凹曲,顯得體態婀娜,靈動有致。整件器物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玉質瑩潤,神態迷人。精美細致的雕刻,反映了商代以前的人們已比較熟練地掌握了鏤空、鉆孔、拋光技術。造型優美簡練,在商代玉器中罕見。
玉鳳造型靈動可愛,引頸回首,好像振翅欲飛。表現的雖然是神異的動物,但其體態自然優美,令人覺得親切可愛。商代藝術以凝重、威嚴著稱,例如司母戊鼎就是其代表作,而這件玉鳳造型柔美而清新,則是體現了商代藝術的另一面。
玉鳳的制作采用了包括鏤空、鉆孔、拋光等技術,玉鳳的冠部及尾部可能是采用了鏤空的手法;玉鳳身上的小孔則采用了桯(ting)鉆的方法;玉鳳在制作完成之后,又使用獸皮或絲織品蘸水加細沙對玉面進行拋光,使之光潤細膩。
考古工作者經過多年的考古發掘,在殷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婦好墓就是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隨葬品非常豐富,出土玉器、銅器、石器、陶器、骨器、蚌器、象牙器等工藝品共1928件,還有海貝6800余枚。婦好墓玉器數量很多,達到755件,品類齊全,禮器、儀仗、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及雜器等一應俱全。這件玉鳳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在婦好墓的大量玉器中,玉鳳僅此一件。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玉鳳造型,也是最精美的一件。具有極高歷史價值。
更加令人稱奇的是,這件玉鳳的造型與甲骨文中的“鳳”字極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鳳的形象的極佳實物。
鳳、龍都是古人想象中的祥瑞動物,是中華民族肇始的化身,龍代表男性,鳳代表女性,不過他們并不是同時降臨人間。早在五千年前中原地區仰韶文化,東北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先民們,已開始塑造龍的形像,把龍樹為心目中的神。而鳳則是商代的新創,工匠們以高超的琢玉技巧,傳達出各種動物的不同神態,玉鳳是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是殷商人崇拜的對象。
商代人與鳳鳥也頗有淵源。據說商人的始祖叫契,他的母親叫簡狄,簡狄就是在吃了鳳鳥的卵之后才生了契,這也就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在商代的器物中也發現了許多的鳳鳥紋飾,這些都為探討鳳鳥崇拜提供了重要材料。
此器與商代甲骨文中的鳳字極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鳳的形象的極佳實物。鳳、龍都是古人想象中的祥瑞動物,是中華民族肇始的化身,龍代表男性,鳳代表女性,不過他們并不是同時降臨人間。
早在五千年前中原地區仰韶文化,東北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先民們,已開始塑造龍的形像,把龍樹為心目中的神。而鳳則是商代的新創,工匠們以高超的琢玉技巧,傳達出各種動物的不同神態,玉鳳是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是殷商人崇拜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