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劇《莎樂美》最經典的《七重紗舞》開始,音樂會帶給觀眾的震撼就沒有停過。3月1日晚下著大雨,杭州大劇院卻出現了大牌來杭演出時的情景:觀眾車滿為患。引發這超人氣的,正是當晚音樂會的嘉賓——李心草和錢舟。
妖艷迷人的《七重紗舞》,來自理查·施特勞斯歌劇巔峰之作《莎樂美》。
2012年3月在上海音樂廳舉行國內首演時,指揮就是李心草。2年后,李心草攜杭州愛樂樂團,把這段音樂再次搬上舞臺。這首曲子配器豐富而復雜,對指揮和樂隊演奏來說難度極大。樂隊將曲子演繹得非常完美,夸張的音樂手法似乎能勾魂攝魄,以至于曲子結束觀眾鼓掌都慢了一拍。
包括《七重紗舞》在內,音樂會上共有3首理查·施特勞斯的作品,都是李心草親自挑選的。因為難度大,杭州愛樂樂團排練了將近10天,李心草也于上周二就早早加入了跟樂隊的排練中。據稱排練強度可以趕上排一部《茶花女》了。
這位現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韓國釜山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的70后指揮家,用指揮棒書寫著充滿傳奇的音樂軌跡。
22歲,奪得全國首屆指揮大賽冠軍;23歲,他出任中央芭蕾舞團管弦樂團常任指揮;25歲,他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26歲,他在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中榮獲第二名;28歲,他成為中國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常任指揮。
李心草擅長德奧作品,對歌劇更是有獨到見解,在背譜、語言方面都很有天賦。獲得中國首屆指揮比賽第一名那次,他用15天背了7部總譜。他認為想當頂尖指揮,“不懂語言,就不懂音樂”,所以他自學了英語、德語、意大利語、俄語和法語。不同翻譯版本的《茶花女》小說,他讀過21遍。
舞臺上的李心草,指揮起來干凈、利落,一如他的外表。充滿激情的指揮,被樂迷歡喜地形容為“帶勁,抽風似的”。他的指揮同樣吸引了當晚的小提琴演奏嘉賓錢舟,中場休息后錢舟特意跑到二樓觀眾席,安靜地欣賞李心草和樂隊的演出。演出結束,錢舟在二樓一邊鼓掌,一邊尖叫“bravo”(棒極了,好極了)!
音樂會的另一個高潮,就是小提琴家錢舟帶來的。
普羅科菲耶夫的《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是錢舟自己挑選的曲目,這首被公認是20世紀最精致、也是最抒情迷人的小提琴演奏曲,因為速度太快、難度太大而很少在音樂會上被演奏。以至于當李心草最早得知錢舟要演繹這部作品時,誤以為節目單上寫錯了。跟施特勞斯的作品相比,錢舟的這首曲子更適合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一曲結束,“西子姑娘”錢舟幾乎要被鮮花淹沒——熱情的觀眾送上來5束鮮花。她成了近兩年愛樂音樂會上收到鮮花最多的嘉賓。
對 話
●=杭州日報 ○=錢舟
錢舟:拉琴沒有破綻,不一定是好事
作為從杭州走向世界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錢舟在家門口的演出非常引人注目。此次挑選的曲目之冷門,令指揮以及觀眾都感意外。這也從側面說明錢舟對該曲的喜歡和有把握。
4歲能準確辨音,8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14歲贏得中國小提琴比賽一等獎,18歲參加在巴黎舉行的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大賽,成績震驚樂壇。這次比賽中她獲得了大賽首獎、最佳莫扎特作品演奏獎、最佳獨奏獎、技藝獎、國際音樂家獎等6項大獎,被稱為“六冠之王”。
錢舟不僅是小提琴演奏家,還是音樂教育家,并多次擔任國際大賽評委。眼下她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弦樂系任系主任,杭州愛樂樂團有五六個她教過的學生,她有20多個學生在國際比賽獲獎。
●普羅科菲耶夫的這首曲子了解的人不多,它有什么特點?
確實演奏的人很少,因為除了技能的要求,速度也太快。人們可能更了解他的“第二”。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有法國的韻味在其中。他是個冷酷的人,但他又是天才型的,很叛逆。他喜歡玩“色彩”。他的音樂里,溫暖的東西很少,剛聽到兩句,他又不給了。
第一樂章結尾,我想象是大鷹在冰川上孤獨地飛。結尾的時候,他把所有又沉淀了,我把它看成是蝴蝶,蝴蝶是溫暖而又弱小的。
●聽說你喜歡踢足球?
○那是小時候的事情,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小時候練琴不懂,剛開始有點抵觸,在上音附小讀書時,一天練四個小時乒乓,得過乒乓球冠軍,體校差點把我挑去讓我改行。
●你對現在孩子練琴和參加比賽,有什么建議?
○走音樂的路子,要付出非常多。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一個人要一直走下去的話,光有好勝心是不夠的,要在內心里完全熱愛。少了這個“愛”,這個琴,就拉不出迷人的內涵。
孩子們一開始可能還談不上喜歡,就是好勝心在推著往前走。音樂跟文學一樣,必須有大量積累,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你才能說你懂,你才能去喜歡它。
現在很多人琴拉得好,音樂上沒有破綻,處理上、風格上、音色上都沒有破綻,可是,這就像一個人長得非常漂亮,也不見得很好,總像少了點什么。
現在亞洲,有人為了比賽,一年只拉一套曲目,可能拉得很好,但是他對音樂是不了解的,是假的。
音樂其實就是挖掘,光練音符沒用。我教學生,我想聽到迷人的東西。我當評委也是這樣,當我聽到一個拉得很完美的,我不可能給他高分。完美只是表面好聽。你要把這個作品的個性體現出來,還要加上自己的個性。
知道一下
歌劇《莎樂美》
理查·施特勞斯根據王爾德的劇本寫成的獨幕歌劇,被認為是歌劇史上最為獨特和瘋狂的一部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個悲情故事:美艷無比的莎樂美被先知約翰吸引,想要親吻他被拒后,跳七重紗舞讓國王斬殺約翰,并親吻約翰頭顱,最終國王憤而處死了莎樂美。
1905年在德累斯頓首演后,兩年之內被50多個歌劇院搬上舞臺。施特勞斯以無調性音樂來構筑整部歌劇,更以極具感官能動性的旋律來描繪劇情,其中反響最大的就是劇中莎樂美所跳的“七紗舞”。這部作品在當時爭議很大,但在音樂上卻是理查·施特勞斯歌劇作品的巔峰之作。
2012年3月,《七重紗舞》在上海音樂廳國內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