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北”的討論,時不常就會熱起來。最近一次是因為雪鄉旅游宰客。
如果說在前三十年,擔負東北文化輸出的主要是春晚小品和烤冷面,如今則是“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整個文化形象愈發媚俗。另一方面,《鐵西區》中的下崗工人成了20世紀后半段的縮影,曾經的共和國長子,隨著產業轉移,無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隨之而來的是迷信體制、拉幫結派、熱衷內斗……
能離開的年輕人都走了,但有人還在書寫“回家來的人”。不是蕭紅,不是遲子建,也不是雙雪濤,而是一位相對聲名不顯的東北作家劉慶。
在他看來,由于多種原因,東北的許多歷史沒有被正視和書寫。大的歷史格局和多方角逐,歷史的轉換鋪陳中不屈的存在,神明的力量從日常生活中的進進出出,每一段歷史都深刻地塑造和影響了東北人的性格與文化,以此為背景講述東北人的心靈史,才會讓我們更知道來處與去處。
于是,他創作了長篇小說《唇典》,以薩滿魂兮歸來的方式,解封了東北民族隱秘的基因密碼,也鋪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20世紀東北地方志和心靈史。
相傳,每一個逝去的薩滿都會成為“回家來的人”,有機會附體于后代的薩滿,被附體的薩滿會通宵歌唱,能用木、石敲擊出各種節拍的動聽音節,學叫各種山雀的啼囀,能站在豬身上做舞,豬不驚跑。魂附的薩滿傳講家族和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將成為唇典,如長河之水滔滔而訴。
滿斗是一個命定的薩滿,但他卻要用一生來拒絕成為一個薩滿的命運。滿斗長著一雙“貓眼”,有著神奇的夜視能力。滿斗十二歲那年,村子里來了馬戲團,馬戲團有一個花瓶姑娘,為了小姑娘求救的玩笑,滿斗踏上了陌生的旅途。他和他的花瓶姑娘蘇念被土匪劫持到王良寨,因為神奇的夜視能力,他在王良寨改造成理想村的過程里生存下來。在朝鮮愛國者的營地,滿斗因為能夠看清黑夜成為愛國者們的戰友。后來成了一名抗聯戰士。作為蘇軍進軍中國東北的先遣人員,跳傘時失誤,喪失了記憶。1967年,在批斗會現場,滿斗恢復了記憶。二十幾年過去,許多故事更加驚心動魄……
如果說在前三十年,擔負東北文化輸出的主要是春晚小品和烤冷面,如今則是“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整個文化形象愈發媚俗。另一方面,《鐵西區》中的下崗工人成了20世紀后半段的縮影,曾經的共和國長子,隨著產業轉移,無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隨之而來的是迷信體制、拉幫結派、熱衷內斗……
能離開的年輕人都走了,但有人還在書寫“回家來的人”。不是蕭紅,不是遲子建,也不是雙雪濤,而是一位相對聲名不顯的東北作家劉慶。
在他看來,由于多種原因,東北的許多歷史沒有被正視和書寫。大的歷史格局和多方角逐,歷史的轉換鋪陳中不屈的存在,神明的力量從日常生活中的進進出出,每一段歷史都深刻地塑造和影響了東北人的性格與文化,以此為背景講述東北人的心靈史,才會讓我們更知道來處與去處。
于是,他創作了長篇小說《唇典》,以薩滿魂兮歸來的方式,解封了東北民族隱秘的基因密碼,也鋪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20世紀東北地方志和心靈史。
相傳,每一個逝去的薩滿都會成為“回家來的人”,有機會附體于后代的薩滿,被附體的薩滿會通宵歌唱,能用木、石敲擊出各種節拍的動聽音節,學叫各種山雀的啼囀,能站在豬身上做舞,豬不驚跑。魂附的薩滿傳講家族和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將成為唇典,如長河之水滔滔而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