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花園賞玩圖》 局部
目前存世的明代帝王行樂圖長卷,有4幅在形制、尺寸及風格上十分接近,分別是《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明宣宗宮中行樂圖〉《四季賞玩圖》及《御花園賞玩圖》。雖說就目前之定名而論,有將之歸為明憲宗(國博本)者,也有定為明宣宗(北京故宮本)者,然而,4幅畫無論在構圖手法、人物、樹石造型和筆墨特征上,都顯現出極高的一致性,而且主角人物的畫法,如皇帝頭上所戴的黑色尖頂圓帽、面部五官的開臉及須眉畫法、魁梧的體格和端坐姿態,甚至是身上繡金龍袍的描金以及勾勒衣褶的方式,每處細節都如出一轍,由此可以合理地推斷:這4卷帝王行樂圖,極有可能是由同一組宮廷畫家合力繪制的同一批畫作。
至于其繪制的年代,根據曾收藏《御花園賞玩圖》的清人關冕鈞,以及收藏《元宵行樂圖卷》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敏的考證,倘若仔細比對畫中人物與清內府庋藏于南熏殿的《明憲宗坐像》,可確認應為同一人;再加上4件長卷,除了北京故宮本《宮中行樂圖》后跋已佚,其余3幅卷末皆有憲宗成化時期歌詠現世升平的長篇題贊與之呼應,因是之故,將4卷均定名為明憲宗行樂圖卷,應無疑慮。
明朝的御花園,奇花異樹和湖石珍禽比比皆是,是提供皇帝后妃生活和工作之余游樂、嬉戲的最佳場所。四幅長卷中的《御花園賞玩圖》,即圖寫明憲宗在御花園斗蟋蟀、斗鵪鶉、養鳥、養貓、彈琴下棋等休閑生活集錦。在第7段與第8段圖畫中,右側場景描繪在多扇屏風圈圍的露天場地上,身著黃色龍袍的憲宗正倚踞于棋桌前,與另兩人對弈。左方場景則圖繪憲宗著紫衣龍袍坐于亭下,亭之左右有黃、白兩色鸚鵡棲于鎏金架上,周圍則各有數名童子隨侍在側,跪獻赤鸚鵡或持朱紅鳥籠;一旁松下石桌上擺放有紅、藍釉仿哥窯花盆,內栽奇石珍草,揭露明代皇家禁苑豢養珍禽、供皇室賞玩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