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欽固 文/圖
“人生一世大代志,婚姻嫁娶選佳期。以茶為禮好風氣,生根發芽旺夫妻。”見過掀蓋頭、拜天地的傳統婚禮,見過教堂里神圣宣誓的西式婚禮,但你見過采青、搖青、炒青的茶俗婚禮嗎?近日,一場傳統茶俗婚禮在茶鄉安溪上演。婚禮遵循古制,在嚴謹的儀式中,見證茶香與古禮碰撞的甜蜜愛情。
獨具特色 傳統婚禮新浪漫
“起轎嘍!”當天上午,隨著閩南媒婆一聲長調,鑼鼓齊鳴,婚禮儀仗隊“穿越”在城區熙熙攘攘的現代車流中。他們走的是一條“茶路”:從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旁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茶葉園)出發,路經中國茶都的各個商鋪,再到城東茶企的聚集區,最后才來到了婚禮舉辦地——某公司的鐵觀音文化園。
儀仗隊中,身著喜慶閩南傳統服飾的前導隊伍前頭開路,作為主角的新郎官頭戴插著金花的狀元帽,騎著高頭大馬。隨后是雕花鎏金的閩南花轎,新娘遮著大紅蓋頭端坐其中。
婚禮現場,“茶”元素淋漓盡致展現。在拜過天地、拜過父母高堂和夫妻對拜后,新婚夫婦開始進行莊嚴的獻茶感恩儀式。先是選用三葉一芽的茶芯,澆水敬天地自然;再用精制茶敬觀音,感恩鐵觀音這棵天賜神樹。在獻茶湯、敬茶祖后,新婚夫妻一起走到茶圃前,共同栽下茶苗,也種下共同生活、一起為茶事業奮斗的心愿。爾后,兩位新人一起采摘茶葉,共搖茶青,起火炒茶、包揉烘焙,共制新婚紀念茶。
“做茶先做人,傳承好技藝,保護發源地,弘揚鐵觀音。”接著,新郎的父親、國家非遺烏龍茶制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向新郎新娘傳授制茶秘笈。
追根溯源 源于千年茶文化
其實,這樣的婚禮儀式并非臨時拼湊,而是有著千年傳統。由安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謝文哲所著的《茶之原鄉》一書中對茶俗婚禮有著詳盡記載。據記載,婚前,男女青年以茶歌茶調對歌,表達彼此愛慕之意;相親時,準新娘端甜茶見客,準新郎一喝,喜事已成大半;男女婚期既定,男家于婚期前若干天,須備齊聘金、禮盤到女家,禮盤中除雞酒、豬腿、線面、糖果外,還要外加本地產的上好茶葉。
《茶之原鄉》中還記載婚宴中,新郎新娘要按席敬茶,賓客接茶后則要回應“四句”(閩南諺語),如“喝茶吃甜,明年生‘后生(兒子)’”,以示吉利。婚宴結束后,新娘在新郎的帶領下,“奉茶湯茶果”拜見公婆長輩,逐一啟示各種稱謂,翁姑和其他親戚受茶后,“俱有簪儀答拜”,即回贈紅包或黃金飾品,俗稱“壓茶盅”。
據了解,婚后一個月,古代安溪民間有“對月”的習俗,新娘子返回娘家拜見生身父母。待返回夫家時,娘家要有一件“帶青”的禮物讓新娘子帶回,以示吉利。茶鄉往往精選肥壯的茶苗讓女兒帶回栽種。烏龍茶中的又一極品“黃棪”,傳說便是清代西坪一戶人家嫁女王淡“對月”時帶回培植的特種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