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融貫中西、通釋古今的大師——童寯
童寯(jùn),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數十年間,他不斷地進行東西方近現代建筑歷史理論研究,對繼承和發揚我國建筑文化和借鑒西方建筑理論和技術有重大貢獻。他是位建筑界融貫中西、通釋古今的大師。早在30年代初,進行江南古典園林研究,是我國近代造園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一個好的建筑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好的知識分子。有獨立的思想,有嚴謹的學風,有正直的人品,才會有合格的建筑設計。”
1921年9月,童寯進入清華學堂高等科學習,1925年清華學校畢業后留學美國,就讀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與楊廷寶、陳植、梁思成等先后同窗學習。

年輕時的童寯


童寯圖解靜力學作業,1928
在賓大學習期間,才華出眾的童寯曾多次參加建筑設計競賽,數次獲獎,其中包括1927年全美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羅丹博物館)二等獎和1928年設計競賽(新教教堂)一等獎。1928年獲ArthurSpaydBrooke設計競賽金獎(賓大僅有克雷和哈伯森教授曾獲此獎)。

中國留學生童寯在1928年全美大學生競賽中獲布扎設計協會一等獎的作品
(圖片來源:《布扎設計協會公報》第4輯第5期(1928年3月))
完成學業后的童寯,從1928年6月到1929年5月,在美國費城本科爾建筑師事務所擔任繪圖員、設計師。之后,從1929年5月到1930年4月,又在美國紐約高層建筑權威伊萊康(ElyJKahn)建筑師事務所任設計師。
1930年,童寯赴歐洲英、法、德、意、瑞士、比、荷等國考察建筑。

威尼斯島上圣瑪利亞教堂(童寯繪)
1930年9月,童寯回到家鄉沈陽,應東北大學工學院院長孫國鋒邀請,擔任沈陽東北大學建筑系教授。當時,在東北大學任教授的已有梁思成、林徽因、陳植、蔡方蔭等。

1930,東北大學建筑工程系部分教師。
前排右二梁思成,右三陳植,左二童寯
童寯在東北大學執教期間,撰寫《建筑五式》、《各式穹隆》、《做法說明書》等文章,并積極編寫建筑教材,給學生介紹各種國外書籍,其中就有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書,還介紹學生秦國鼎留學德國包豪斯。另外,他還參加了梁、陳、童、蔡營造事務所。
童寯的作品遍布上海、南京一帶,主要有: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上海大上海大戲院、南京孫科住宅、上海金城大戲院、南京地質礦物博物館。主要著作有:《新建筑流派》、《近百年西方建筑史》、《日本近現代建筑史》、《蘇聯建筑》、《造園史綱》、英文版《東南園墅》等。
童寯先生不但是著名的園林史學家、建筑師和建筑教育家,還是一位杰出的畫家。

西德海德堡(水彩)童寯
在賓大期間,童寯繪畫的天賦也得到充分的發掘,接受美國著名水彩畫家道森(GeorgeWalterDawson)指導,奠定日后杰出的繪畫功底。

嘉定潭影閣(水彩)童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