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商申家大院已成為國家確定的‘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點之一。”18日,山西省長治市郊區文物旅游發展中心主任吳濤告訴記者,長治郊區欲借申家大院申遺的契機,挖掘長治晉商文化資源,推動申家大院等文化旅游資源融入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塊”。
提起晉商,人們往往會想起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已被開發成旅游景點的晉商大院,很多人將晉商等同于山西晉中地區的商人群落。作為晉商的先驅之一,“潞澤豪商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的潞商曾在歷史上留下威名,又默默消隱于歷史,一度成為史學家研究晉商的盲區而差點被忽略和遺忘。
明清時期,潞州商人以經營鹽鐵、絲綢等物資起家,在地區性貿易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潞商的起家早于晉中商人,山西上黨地區有較發達的手工業,手工業發展刺激了商業的發展;豐富的煤、鐵等礦藏,使其冶煉業、制鐵業曾占據中國北方的大半個市場。此外,上黨地區紡織業非常發達,明清時期潞州生產的潞綢成為中國四大名綢之一。憑借優越的條件,以潞州為中心的商人將物資運往國內各地和海外。
“申家大院就像被遺忘的晉商大院。”吳濤說,申氏作為潞商的代表之一,曾在位于太行山南段西麓、上黨盆地東緣的長治市郊區西白兔鄉中村繁衍生息、經營產業,形成一個巨大的家族。
申家大院是明代風格的傳統民居建筑,又稱“申家棋盤二十四院珍珠倒卷簾”,占地約3萬平方米,周邊隨地形分布著當時申家在中村開的店面,當鋪、布店、花店、染坊、鐵鋪院、歇馬店等商業用房,與晉中民居不同的是,晉中大院是一種堡形建筑,建筑多為單坡頂向院內傾,外部封閉,而申家大院則具有田園式風格,院院相通。
申家大院現有六座保存較為完整的院落,宏偉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獨具匠心的布局展現了其昔日的輝煌。中村村民家中保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家具、車具、農具、日用器皿、家譜及豐富的傳說故事。申家大院是目前所知潞商宅院的罕見實物。
吳濤說:“長治市郊區在2018年將向大眾推介申家大院,使人們了解被遺忘的申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