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故居前的碧霞池即王衙池,是不是當年的原物?碧霞池究竟有多大?它的邊界在哪?連日來,市考古專家對碧霞池進行了實地勘探。經考古證明,現在越城區北海街道王陽明故居前的王衙池系當年的碧霞池,是當年王陽明“天泉證道”之所。碧霞池的主體部分,正是現在的池塘。
記者在碧霞池現場看到,考古人員正在清理碧霞池內的物件。在清理現場,記者看到了刻有明朝印紋的磚頭、印有“正德”“成化”年間字樣的瓷碗、明朝的石墩,及明朝的系船石。碧霞池內的破磚碎瓦很多,和淤泥夾雜在一起,整個池塘呈黑色。

碧霞池是王陽明“天泉證道”之所。“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就誕生于此,是王陽明學說的圓融之處。碧霞寓意為晚霞之后的光明之意,是王陽明自己取的名字。當年這里是一池碧水,花團錦簇,天碧橋建在其上。王陽明師生在碧霞池畔品酒吟詩,證道其上。“處處中秋此月明,不知何處亦群英?須憐絕學經千載,莫負男兒過一生。”碧霞池上寄托著一代人杰的理想和抱負。
歲月悠悠,王陽明的故居伯府等早已不在,其故居遺址前只剩下一間半舊居,是其當年的飲酒亭,另外就是飲酒亭旁的碧霞池。
碧霞池究竟有多大?目前的碧霞池東西長35米,南北寬約25米。考古專家就碧霞池的邊界進行了勘探,發現了當年砌池的明代石條和保護石條的明代木樁。碧霞池東西約長38.1米,目前的南北寬是24.4米,但從現場勘探看,北邊約有4至5米被填,南邊約有1米多被填。專家認為,碧霞池東西長應是38.1米,南北寬應是30米。

碧霞池上當年王陽明悟道的橋到底是木橋還是石橋?專家認為應該是石橋。當年王陽明心懷“誰與青天掃舊塵”之志,悟出“須知萬物是吾身”,其“天泉證道”之所,便在碧霞池中。當年碧霞池內有建筑,還有多座橋與池內建筑相連,而飲酒亭前,應有一座石橋。
目前,碧霞池東邊尚留有一座明朝的古井,至今碧水清清。此處的古井井圈,與碧霞池發現的井圈相同,這證明當年碧霞池邊還有古井。
據了解,考古專家對碧霞池進行勘探,目的是為恢復碧霞池作準備。盡管碧霞池內淤泥一片,但西邊仍有泉水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