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落霞孤鷺圖》局部
齊白石在金石書畫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但他說:“我的詩詞要高于書畫雕刻”,充分顯示了其國學功底和自信。還有一位是國學大師啟功,他說自己“字不如畫,畫不如文物鑒定”。沈鵬,這幾年不是忙于書法創作,而是閉門研究詩詞。這些大家為何都這樣?我認為,藝術需要文化來支撐,到達一定的高度時,更需要文化去延伸,通過詩詞藝術和技巧藝術傳達思想、情感,家國情懷等,再加上品格的修養,才更能體現一位藝術家的精神財富。
自古以來,書法和詩詞最脫離不了關系。詩詞在書法中能更加暢快淋漓地表現出來,或奔放、或飄逸、或古樸,充分發揮了技巧藝術和文學藝術之美,這會使得其書法作品被后人崇拜。因為這不是簡單的書法,而是通過自身的文學藝術在技巧藝術上展現出來,兩者結合,相得益彰。
蘇軾的代表作《黃州寒食詩帖》系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烏臺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郁蒼涼而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了“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