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在信息技術、文化消費等新的發展機遇下,工藝美術的經濟疊加價值更為顯著,內貿發展潛力較大,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告訴記者,當前推進我國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建議將工藝美術產業進一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國家工藝美術離岸文化交流中心”和國際工藝美術合作機制試點鏈,創建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品牌,輻射沿線國家。
潘魯生介紹,工藝美術產業在我國產業構成中一直占有較高比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因工藝美術出口額,成為全球文化產品最大的出口國。根據報告,2013年,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總值達601億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國279億美元一倍多,成為全球文化產品最大出口國。其中藝術品和手工制品在全球貿易額最大的10類文化產品中的排名有所上升,中國是雕像、塑像、繪畫、黃金飾品等工藝美術品類最大的出口國。
“過去,我國工藝美術各個行業的企業數量以及年產值總體保持逐年遞增的態勢。”潘魯生說,但工藝美術在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多元化消費需求、融入“三產”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等方面,仍有較大上升空間,需要進一步建立現代工藝美術產業體系,包括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扭轉不同程度存在的貼牌代工、訂單化、標準化、單一化、模式化的生產局面,強化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原創能力。
潘魯生建議,結合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規律,加強工藝美術產業“創新鏈”建設,引導工藝美術產業在研創、設計、生產、銷售、衍生服務等方面的系統化發展,促進工藝美術產業與相關產業業態交叉、融合發展,增大收益空間。同時,完善工藝美術產業配套政策措施。包括進一步建立“中國工藝美術產品質量標準”,出臺工藝規范、質量要求和行業標準,提升工藝品的品質及溢價能力;實施“工藝美術市場分級認證機制”,引導市場經營向原創原真及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建設“工藝美術知識產權服務托管平臺”,促進工藝美術知識產權服務托管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破除行業壟斷,避免民間自發原創版權保護導致的封閉。
潘魯生還建議,進一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在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福建等地構建“國家工藝美術離岸文化交流中心”,一方面生產具有本地、本國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充分開發和利用外來的工藝文化資源和要素,生產獨具特色的工藝商品,投向國外更廣闊的市場。
此外,進一步打造國際工藝美術產業合作機制試點鏈。打造“閩臺兩岸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以浙江為龍頭的南太平洋沿線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以廣東為龍頭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以山東為龍頭的東北亞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以云南為龍頭的東南亞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以河南為龍頭的中英沿線工藝美術合作區域試點鏈”和“以陜西為龍頭的中亞工藝美術區域合作試點鏈”等7個工藝美術產業隆起帶,率先設立外向型工藝美術合作機制試點區域,構建工藝區域合作機制,以點成鏈、以鏈帶面、貫通全線,帶動區域工藝美術合作交流全面發展。
潘魯生還表示,進一步創建中國工藝美術品牌,輻射沿線有關國家。引導我國本土工藝美術企業品牌建設由追求質量向追求品質升級,加強工藝美術自有品牌本土化經營與管理,并通過合作與并購品牌提升國際化運作能力,深層次發掘工藝美術品牌的“國家氣質”,用國際市場認同的語言詮釋品牌的核心文化價值,推進中國品牌的民族文化特質國際傳播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