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連雙歲,雞去狗年來。二〇一八年,農歷為戊戌年,生肖為狗。狗為何會成為十二生肖之一?狗為何會成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讓我們沉入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去尋找答案。

2018年2月6日,北京鐵樹斜街93號院博物館非遺迎新廟會,一個生肖狗的糖人和福字構成了廟會里的和諧之音。
考古發(fā)現(xiàn):相伴萬年的助手
人猿相揖別,有幾個石頭磨過,坎坎坷坷的步履就在不斷穿越歲月的風霜雨雪。拙笨卻又聰明的先祖,能夠把弱小的肢體茁壯為草木生物的主宰,絕不只是瘋狂孤傲的殺戮,最要緊的是仁愛謙和的施舍。歲月悠悠,施舍綿綿,當施舍成為馴養(yǎng),撒蹄亂跑的野獸,張翅亂飛的禽鳥,就變?yōu)閹龣诶锏牧螅厚R、牛、羊、豬、狗、雞。從此,六畜便與先祖朝夕相處,共同用自己的能耐,或者生命,拓展農耕文明的領地。

近日在“幸運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上展出的石灣窯陶瓷狗。
倘若有人要問,六畜當中哪個與人類相伴的時日最久?應該毫不猶豫地回答:狗。早先這樣回答,大抵屬于哥德巴赫猜想,如今隨著考古發(fā)掘的進程,回答這個問題不再是猜想,而是確有實據(jù)。
實據(jù)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遺址,發(fā)掘出動物骨骼,豬、牛、羊、狗、麝、斑鹿等動物位列其中,狗榜上有名。
實據(jù)之二:距今7000—5000年前的浙江余姚縣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豬、狗、水牛的骨骼,狗仍然榜上有名。
實據(jù)之三: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北武安市磁山遺址,發(fā)掘出雞、豬、狗的骨骸,狗繼續(xù)榜上有名。
實據(jù)之四:距今1萬多年至2.6萬多年前的吉林榆樹縣周家油坊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除了人的骨骼化石,還有老虎、猛犸象、披毛犀和普氏野馬的化石。更為令人矚目的是,家狗的頭骨“半化石”位列其中。再說狗榜上有名不妥了,狗成為獨占鰲頭的唯一家畜。
狗獨占鰲頭,不只是遙遙領先于六畜中的任何一畜,而且這面世的骨骼化石獨領風騷,讓人們遠眺到了全新世的進化景象。大約1萬年前,在我國的東北,狗已經被馴化,成為人類的幫手。

2018年1月,加拿大郵政發(fā)行的中國狗年郵票。
倘若將這個發(fā)現(xiàn),與東北的原初人類蒙古通古斯人對接,即可認定,是戎、狄、肅慎、東胡等部族,率先馴養(yǎng)出了家狗。也可感知,戎族所以有犬戎之稱,所以用狗作為圖騰,是緣于他們最早馴養(yǎng)狗、御用狗。
也有專家認為,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狗的遺存最早不超過9000年的歷史,其地點在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但在德國的一個距今1.4萬年前的遺址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狗和人合葬在一起;在美國猶他州一處洞穴里發(fā)現(xiàn)的美洲最早的埋葬狗的遺址距今1.1萬年。可見人類馴養(yǎng)狗的歷史確實源遠流長。
馴養(yǎng)狗、御用狗無可非議,崇拜狗并以狗作圖騰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然而,我們絕不可以用現(xiàn)代眼光看待往昔的物事,人類童年時代最重要的是,掙脫造物主確定的食物鏈。要掙脫食物鏈,僅僅靠自個弱小的四肢不行,不得不拓展能力,從舊石器時期到新石器時期就是不斷拓展自身能力的過程。假若拓展到石器為我所用而罷手,人類還是難以解脫食物鏈的環(huán)扣。催化解開食物鏈環(huán)的是,先祖與動物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六畜就是這個共同體的主要成員,每一位成員都會受到人們的保護,不再遭受意外襲擊,淪為猛獸的美食。而且,可以飲食無憂,免遭風雨侵蝕。
當然,每個成員也要履行應有的責任,盡心干活,出力流汗。最早與人結盟的是狗,自從吃人的食物,住人的窩棚,狗就成為人的忠實盟友??撮T護家,恪盡職守;出外打獵,勇猛沖鋒。在我看來,人類最早降服猛獸,就是借助了狗的威力。自然,一只狗的力量有限,一對一未必能夠戰(zhàn)勝老虎、豹子。
可是,先祖絕不會讓盟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往往會采取“狗海戰(zhàn)術”,群起而攻之,再兇狂的猛獸也會遭到圍殲。不妨做這樣的暢想,正是得益于狗的鼎力相助,人類才擺脫了被拴在食物鏈上的厄運。馬牛羊豬和雞看到人類的強大,為尋求生存的安全,才心甘情愿寄人籬下。
當然,每個成員也要履行應有的責任,盡心干活,出力流汗。最早與人結盟的是狗,自從吃人的食物,住人的窩棚,狗就成為人的忠實盟友??撮T護家,恪盡職守;出外打獵,勇猛沖鋒。在我看來,人類最早降服猛獸,就是借助了狗的威力。自然,一只狗的力量有限,一對一未必能夠戰(zhàn)勝老虎、豹子。
可是,先祖絕不會讓盟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往往會采取“狗海戰(zhàn)術”,群起而攻之,再兇狂的猛獸也會遭到圍殲。不妨做這樣的暢想,正是得益于狗的鼎力相助,人類才擺脫了被拴在食物鏈上的厄運。馬牛羊豬和雞看到人類的強大,為尋求生存的安全,才心甘情愿寄人籬下。
狗的不凡業(yè)績,人類如何能忘記。慣于感恩的先祖崇拜狗,敬祀狗,自在情理之中。甚至,狗還堂堂正正走進了國人的神話?!端焉裼洝分杏涊d,高辛氏時戎吳強盛,數(shù)侵邊境,遣將征討,難以取勝。高辛氏招募天下勇士,許諾誰取得戎吳將軍人頭,愿將公主嫁給他。豈料獵得戎吳將軍人頭的竟是盤瓠,而盤瓠不是人,是高辛氏的一只狗。高辛氏正在為難,公主已挺身而出自愿嫁給盤瓠。成婚時,盤瓠化為人形。之后他們產出男女十二個,后代逐漸繁盛起來。畬族、瑤族人均認為盤瓠是他們的先祖,虔誠地尊奉狗為圖騰。服飾上也有諸多紀念先祖的標示,盤瓠“其毛五彩”,瑤族便把衣服染上五彩顏色。
女子把頭發(fā)梳結成狗耳狀,男子則把服裝剪裁得前短后長,腰帶垂掛于臂部以下,形同狗尾。對狗的尊崇已成為生活習俗,祭祀祖先前要先喂狗,主祭者甚至模仿狗的動作,手足并用,從供桌下爬過去吃祭品。如此祭祀之后,全家才能圍桌進餐。至于讓兒童戴狗頭帽子,穿狗頭風衣,無非是要讓先祖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女子把頭發(fā)梳結成狗耳狀,男子則把服裝剪裁得前短后長,腰帶垂掛于臂部以下,形同狗尾。對狗的尊崇已成為生活習俗,祭祀祖先前要先喂狗,主祭者甚至模仿狗的動作,手足并用,從供桌下爬過去吃祭品。如此祭祀之后,全家才能圍桌進餐。至于讓兒童戴狗頭帽子,穿狗頭風衣,無非是要讓先祖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神話不是歷史,不能信以為真,卻可以從中感悟到,狗催化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人們至今不忘狗的恩情,因而銘記狗、敬祀狗。
金雞報好音家家幸福,玉犬迎新歲戶戶安康。古建中國祝大家年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