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出現時間最短卻最具名氣、身價最高的瓷器種類。真正的汝窯瓷器存世不過百件卻深得明清兩朝帝王的深愛。今天讓我們走近汝窯瓷器,感受她獨特的魅力。

關于汝窯的來源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宋徽宗曾做過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后,遠處天空云彩空隙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令人著迷。醒來后寫下一句詩:“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一時間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燒出了令宋徽宗滿意的天青色。從而天青色釉也就成為汝窯瓷器的典型特征。
不過現代在專家們看來,傳說僅僅是傳說,無論是宋徽宗的夢,還是他寫的這句詩,在歷史上都找不到史籍印證。

棄定用汝
南宋人葉真所著的《坦齋筆衡》中倒是有一段關于汝窯興起的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
幾句話,包含了汝窯興起的關鍵密碼:首先,朝廷最初是御用定窯的,但那里產的白瓷“有芒”,不堪使用,換為汝窯;其次,汝窯產的是一種青色的瓷,當時的唐州、鄧州、耀州都燒青瓷,但汝窯的質量最佳。
關于“定州白瓷器有芒”這里還有個不廣為人知的說法,由于定窯是覆燒法,底在上,器物倒扣著燒。這樣的好處是產量大,但如此口就不能上釉,于是便形成不光潔的澀圈。而有專家認為:“以皇家的權力,解決定窯白瓷芒口的問題還是很容易的,不追求產量,下令讓正著燒就可以了。”可見這里的芒,并不是‘棄定用汝’的主要原因。”
其實宋徽宗喜愛汝瓷,有一部分原因可以理解為是由于他信奉道教,道教崇尚天青色,而且追求天人合一,他們認為汝窯的天青色就是天和地之間最美的顏色,經過火的洗禮,代表了天地人完美的結合。他們還認為,天青色是天的顏色,陽氣重,不能做冥器陪葬,考古未見有汝瓷陪葬品。
其實人們對汝瓷天青色的喜愛還有另外的原因。天青色是介于藍和黃之間的復合色,冷暖色調適中,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十窯九不成
汝瓷隨著宋徽宗的喜愛而登峰造極,卻也伴著宋朝的衰敗而銷聲匿跡。專家們推斷,最遲至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都城淪陷,徽宗、欽宗以及皇室3000余人被金國俘虜,專供宮廷的汝窯就再也沒有燒制過。大部分史學家都認為汝瓷不過興盛了20年。
為皇室生產器物是極其特殊、隱秘的事情,燒出而沒有被選中的瓷器,都要悉數砸碎、毀掉、埋掉。而汝窯本身更有‘十窯九不成’之說,成器很少。再加上總共就為皇室燒了20年,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已屬珍品,越往后越發珍貴。